我是買小米20000 2c,一上市就買了,但我很少用。用了多年,別人說會膨脹,當時我的沒有。但去年發現,也膨脹了~我又去買了一顆20000 2c,兩個輪流用,沒錯,繼續用。20000 2c是鋰聚合物,搭配塑膠外殼,我的是沒有像樓主膨脹的那樣誇張,但新舊兩顆明顯不同,新的是平的,舊的是兩側微凸,外觀上不明顯,但手一摸就能感覺出來。18650的規範比較多,理論上是比較安全。鋰聚合物,外觀尺寸不一,沒有受到規範,膨脹後就自己要注意,當然最好是不要用。補圖
18650內部是可燃的液態電解液(鋰鹽+溶劑,而溶劑可燃),以及石墨電極鋰聚合內為鋰鹽聚合物電解質(其分解產生的氣體具可燃性),以及石墨電極但燃燒嚴重程度與否主要看其所帶能量多寡,一個充飽的電池,能量釋放程度比起放完電的電池要劇烈,因為電池的燃燒是把原本要轉換成電能的化學能以熱方式急劇釋放,會產生嚴重放熱反應,進而點燃上述的可燃物質及鄰近可燃物,另外電池發生事故時的噴煙以及噴射狀火焰,是因為內部液體/氣體突破包裝,向外噴射,然後被其高熱點燃變成噴射狀火焰,看起來非常像爆炸18650本身於正極處會有一個安全閥,當電池因溫度等因素使內部壓力升高,該安全閥第一次動作會切斷電池正極,阻止電池繼續充電或放電,此為不可逆,切斷電池就廢了,但若壓力繼續升高,該閥會開啟,噴出內部氣體/液體,這就是開閥,有一個情形會導致安全閥失效,就是該安全閥被人為壓入,常見於黑心的回收再利用電池,這時安全閥無法正常發揮切斷電流及釋壓,電池這時就有外殼直接破裂的風險鋰聚合物外包裝為軟包,內部材料開始分解產生氣體後會撐起外包裝,有如氣球一般,這就是常說的鼓包,置之不理,氣體繼續產生壓力提高,氣體會找出包裝脆弱點並突破,洩出的氣體具可燃性,若附近有熱源或明火就會被引燃並沒有18650或鋰聚何者電池封裝易燃燒或燃燒較劇烈的說法,主要是看當時電池攜帶的電能(化學能)及環境狀況
煥仔 wrote:我的也是膨起來了,把...(恕刪) 膨脹後電池會卡著金屬外殼,使其抽不出來,除非破壞鋁外殼或是將電池洩氣,但高配版電路取出也沒有用,因為該電路為高標稱電壓鋰電池所設計,搭配一般標準電壓的18650會有讓電池過充的危險
kathyyy wrote:請問各位大大、3C達(恕刪) 還能用,一般膨脹是充放電時電解液蒸氣造成的,而膨脹後內部壓力會增加,一般鋰電池會有個洩壓孔~當壓力過大時就會從洩壓孔噴出去~這時電池特性才會真的變很差,但是膨脹的電池基本上代表電池也一定程度的老化,無論是發生爆炸或是電池液噴出(有毒)基本上都不是很安全,所以長遠來說還是換掉比較好~~
你去專賣電池的店家問看看電池膨脹繼續使用是不是好主意擺明快要出問題了一個沒多少錢的東西這有什麼好省的如過要非常精打細算的話我曾經聽過有人把用過的衛生紙曬乾再用吃白飯配隔壁的炒菜味用路燈看書這些都比繼續使用膨脹電池的行動電源來的好因為這些方法都沒有起火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