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4 16:55 鉅亨網 記者蔡宗憲 台北
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的主軸之一就是物聯網,而其中穿戴裝置也成為廠商布局的重點之一,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今(4)日表示,穿戴裝置短期2、3年內仍不會取代智慧型手機,但若穿戴裝置產品愈做愈好,各種功能特色足以取代行動裝置產品,則未來5至7年仍有可能發生。
蔡明介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使用者使用穿戴裝置,仍需依賴一片螢幕觀看相關內容,因此認為穿戴裝置與平板或智慧型手機產品,應是達成互補效果。
但他認為,若穿戴裝置隨著產業技術發展,功能愈做愈多元,甚至可與使用者進行結合,則仍有可能取代掉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
不過蔡明介強調,短期2、3年內行動裝置仍是主流產品,不過未來5至7年,誰取代誰仍難下定論。
針對與宏碁的合作,聯發科新事業發展本部總經理徐敬全表示,聯發科以端的產品為主,包含手機、平板、電視、光碟機等,而宏碁開發自建雲平台,目的希望為包含企業用戶與消費者用戶建立一個私有雲平台,雙方合作是一種魚幫水水幫魚的概念,由聯發科裝置端的LinkIt平台,結合宏碁BYOC雲的平台,可以做為很重要的策略合作夥伴,而聯發科未來也會持續尋找雲的新夥伴。
>>>>>>>>>>>>>>>>>>>>>>>>>>>>>>>>>>>>>>>>>>>>>>>
So 即使未來5-7能能否取代行動裝置仍難下定論
或者應該說,不要把穿戴產品用取代行動裝置的角度去設計它
因為大螢幕,隨時上網,及時通訊互動(打字)甚至遊戲,已經是智慧手機改變了人類生活習慣
幾年內要再去扭轉這習慣不容易,除非創造更優更方便易於使用的新商品出來
以智慧手錶為例,
我倒覺得應重新檢視它的可能客群在哪裡,又真正需要哪功能,進而設計出實用又便宜的產品
比如銀髮族,年紀大了健康管理就格外重要,血壓心跳是必備,最好還能開發血糖量測功能,該
族群手機常忘了放哪,聽力視力都不好,基本通話功能就一定要,最好來電直接顯示對方放大照片或大大的名字,
打電話只用語音或簡易人頭或大字選取,當然GPS防走失定位系統也是必要,以上消費者應該會是其兒女居多,
So 行銷對象要搞清楚.....
其他如常運動健身著,特殊場合工作者,甚至幼童都可能是潛在客群...
calvinshiu wrote:
穿戴式就是穿戴在身上...(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