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收到了Watch GT5 托帕藍,當初在看運動手表的相關資訊的時候,一直覺得華為手錶的分享有點少。所以打算分享一下自己這兩天的使用心得。
選擇原因:
原本我就是使用Watch GT2 台版,所以覺得使用上很順手。各項該有的功能都有。但是因為心率及其他測量的數據準確度實在是慘不忍睹,大概只有GPS的功能算是不錯,所以用來測量跑步距離、時長、步頻等等還是堪用。在使用了大約3年多後,電池有點膨脹,錶面有些凸出,於是開始尋找下一隻手錶。
在尋找的過程中,我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國外的Youtube頻道。他用科學的方法測量了各家手錶的數據,可信度非常高。我自己本身一直都是用三星的手機,所以這次換錶的首選肯定是三星智慧手錶Galaxy Watch Ultra。
但看完他的分析之後,我真的覺得三星要加加油。數據一代比一代差,最顛峰大概就是Watch 5 Pro,之後就每下愈況。
再來則是Google的Pixel Watch 3
精準度直逼Apple Watch,跟專業的醫療儀器或是心跳帶數值幾乎一至。不得不說Google的準確度真的有用心。但換一個角度看,蘋果手錶能賣的這麼好也不是沒有原因,他的測量數據準確度是真的遙遙領先。可惜我不喜歡ios系統,不然我的首選一定是蘋果手錶。
話說回來,Google Pixel Watch 3 的表現這麼好,為什麼我後來沒選擇它呢?
有三個原因...
其一,我在搜尋其他人的文章分享的時候看到,說這隻手錶的佩帶舒適度不好。錶盤底部測量的感測位置偏凸,即使錶帶放鬆一樣有壓迫感。
其二,沒有Line訊息通知...,這點對我而言真的是很重要的一點。就連我之前弱弱的GT2,都會有訊息通知,Pixel Watch3竟然沒有,我看到這點的時候直接就打算淘汰這款。
其三,手錶設計,外觀喜好純看個人,我覺得那個全圓弧曲面的造型,玩具感很重。另外很多人說這樣的設計容易刮傷。
所以基於這三點,最後我就選擇了 Huawei Watch GT5
不過這時考量的就變成我要選GT5還是GT5 Pro
最終我還是被這位Youtuber影響,影片中看到測量數據的準確度,GT5都在GT5 Pro之上。唯獨戶外跑步這一項,它的準確度是GT5 Pro > GT5,但他也說,這可能跟演算法有關,後續推出系統更新後應該會改變。
因此最後就毫無懸念,我選擇了GT5。但有趣的是,這時又變成我要選擇陸版還是台版。
由於我自己過去已經使用過台版,我弟弟使用的是陸版。所以我深知台版的華為運動健康其實被閹割了很多功能。陸版的完全是大解放。但選擇台版的好處是,有保固問題直接在台灣解決就可以,陸版的若是出了問題還要寄回大陸。有點兩難,不過最終我在考量陸版有門禁卡功能以及海量的錶盤,所以我還是選擇了陸版。

好啦,說了這麼多,終於要講重點(果然廢話很多...糟糕)。那GT5使用狀況到底如何?以下言簡意賅
1. 具體規格
手錶:Huawei Watch GT5 46mm 托帕藍 陸版
手機:Samsung Galaxy S22 Ultra
2. 常見問題
Line相關




Line訊息是否有通知:是
Line訊息是否可文字輸入回覆:是(但是,是拼音輸入法)
Line訊息是否可預設文字回覆:是
Line訊息貼圖是否可見:否
Line訊息是否可表情圖回覆:是
Line訊息是否可語音回覆:否(我目前沒試出來,未來也許可以)
Line來電是否有通知:是(而且會寫出是誰)
Line來電是否可接通聊天:否(ios版本應該可以)
3. 健康相關



從上面的圖片就可以看出,基本想要健康功能都有,包括:心跳連續監測(含早搏、脈搏心律不整分析)、睡眠監測(含呼吸中止偵測、鼾聲紀錄、睡眠心率、狀態分析)、血氧飽和度、體溫、壓力狀態、情緒健康。
比較要注意的是,GT5沒有心電圖測量,那個是GT5 Pro才有的功能。
4. 再來是運動相關...


運動的具體內容真的太多也太廣,未來如果有具體使用心得我再繼續分享。目前只有測試過慢跑,但光是慢跑裡面的功能就一大堆。例如間歇跑、智能陪跑、智慧教練。
數據分析方面也挺全面



不過有個路線塗鴉功能以及跑步時的即時地圖顯示,目前在台灣地區還無法使用。

希望以後這些功能會陸續開放出來。並不是有什麼非要不可的需求,只是單純覺得如果有的話應該會很有趣。
我另外還有看了一下登山的功能。以前登山的時候顯示的資訊超級少,GT5的部分有非常多的提升,各種資訊都有。包括高度、氣壓、血氧、步頻...等等一大堆,還可以自行編輯資訊卡。這方面要等我真實體驗過後才能有更多分享。
重量訓練的方面,可以安裝"訓記"這套APP,在手機端設定訓練項目、休息時間、重量等等資訊,可以自行編排課表或讓官方幫你設計。之後在GT5的手表裡就可以跟著課表走,不用一邊重訓又一直拿起手機。不過這個是要購買訓記VIP才有的功能。
如果沒有搭配訓記,那GT5的重量訓練功能就是單純紀錄心率而已。
簡單分享一下大家可能會關心的運動功能
跑步節拍器:有
跑步循跡路線:有
跑步離線地圖:暫時無法下載
跑步乳酸閾值測量:有
跑步比賽指導:有(可以設定各種比賽目標)
跑步自訂課程:有(自行編排跑法,如:走>跑>衝刺>走...)
跳繩功能:有(GT2時沒有),會顯示跳幾下、最多連跳次數等資訊
爬樓梯功能:有(無樓層紀錄,單純測心率)
單槓功能:有(無計次,單純測心率)
5. 最後分享一下其他方面的資訊
首先是這次錶帶的拆除方式改變了。改成用按壓的

拆解變的超級方便。圖中左邊是GT5的錶帶、右邊是GT2的錶帶。GT5的按壓是快拆比起GT2的摳式快拆好太多。按壓的力道大約也只需要Apple Watch的1/3左右,非常好按。這點大加分,讓我更有意願去挑選其他不同款的錶帶,只是目前市場主流還是那種摳式的,大概需要過一陣子廠商才會跟進。
另外我本來以為可以用手錶遙控手機拍照,不過實際看我手錶中並沒有照相機這個選項。仔細搜尋網路資料後才發現,這個功能只支援華為手機...殘念
錶盤方面的選擇超級多,要注意的是,我的華為ID是註冊中國。最早使用GT2的時候,註冊的是中國台灣,所以當使用華為運動健康的時候,裡面的功能真的少的可憐。
這次我先把舊的華為ID刪除,然後拿Apple手機,把地區改為中國,接著下載華為運動健康,它會要求你註冊,這時選擇中國,簡訊驗證一樣輸入台灣的手機就好。之後我換回三星的手機,打開運動健康後,就是完整功能全開的陸版介面,接著再把手錶開機配對就可以了。
附帶一提,無論是手錶還是手機,都是繁體中文顯示

我猜想,即使你選購的是台版的GT5,第一次要註冊華為ID的時候,應該也是可以把地區選擇中國,這樣一來應該也會有完整的運動健康功能。但我不確定台版的GT5會不會在韌體上鎖住部分台灣沒認證的功能。






海量的錶盤可以選擇,你唯一的問題就只有該選哪款而已,基本上就算是免費的錶盤,我到現在也還沒看完。另外如果你看中的錶盤是需要付費的,那你必須有合適的支付方式。我自己是使用支付寶。
手錶上面有支援很多付款方式,不過...你知道的,在台灣都不適用。

另一個讓我訝異的地方是,陸版的華為運動健康,竟然可以綁定inbody H20體脂計。不過由於目前我自己用的是別款的,沒有支援,再加上我更希望可以綁定最新款的inbody H30。所以未來再看看吧,哪天要是我的體脂計壞了,可以考量購入inbody,這樣一來可以把體重、體脂等數據自動整合進運動健康哩,這樣也挺不錯的。
好啦,先簡單分享到這裡,如果後續還有什麼新發現,再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