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Pokemon GO》、《Ingress》等 AR 遊戲聞名的擴增實境技術大廠 Niantic,稍早在 Snapdragon Summit 2022 上展示其與高通合作開發的戶外 AR 頭戴裝置 (Outdoor AR Headset),還是原型設計的它就外觀看來是介於頭盔和眼鏡之間,相比最初的原型機輕巧了不少,Niantic 同時也宣布,旗下的 Lightship 視覺定位系統自 2023 年起將與高通 Snapdragon Spaces XR 開發者平台相容,這意味著 XR (混合實境) 開發者們能夠輕易地加入 Lightship VPS 視覺定位系統功能,透過各種奇妙且可執行的方式將數位創作和體驗內容置於有形的世界中並與之互動

Niantic 最初的原型採用了高通的 Snapdragon XR2 Gen1 晶片,當時還是透過纜線連接手機和電池,且在眼鏡兩側各設有一個攝影鏡頭。至於這次展示的戶外 AR 頭戴裝置原型則是搭載 Snapdragon AR2 Gen1,攝影鏡頭的位置也更為隱密,Niantic 稱他們從用戶反饋中訂立需求,首先是舒適度,該公司目標是打造重量低於 250g、且能持續配戴 1~2 個小時的「長時間遊玩體驗」,其次則是不影響遊戲的無線設計。

從過去 Snapdragon XR2 Gen1 的名稱裡有 XR (即 AR+VR) 便可知道,它不是專門為 AR 所開發,高通也在 Snapdragon Summit 2022 強調,最新的「Snapdragon AR2 Gen1」則是旗下第一款真正的 AR 專用晶片,為輕便而生的它具備「多晶片分散式處理架構」,AR 處理器支援最多 9 個攝影鏡頭,並具備視覺分析、感知中樞(頭部與手部動作)、再投影引擎等,而 AR 協作處理器則是負責眼球追蹤與虹膜認證,配合視點優化優化工作負載,其整體效能可達 Snapdragon XR2 Gen1 的 2.5 倍,耗電量則是只有一半,PCB 體積亦縮小 40%。
而 Niantic 和高通的共同目標是幫助硬體製造商加速開發戶外使用的 AR 頭戴裝置,透過 VPS 讓數位物件和創作留存在現實中的位置,就如同它們是現實中的物品一樣,因此只要有人放置了一個數位物件,另一個人就能在完全相同的位置找到它。而 Lightship VPS 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動態 3D AR 世界地圖,這個地圖會不斷更新並允許 AR 設備以「公分級」的精確度偵測其實際位置,從而建立與真實世界位置緊密結合的沉浸式擴增實境體驗,此地圖意味著開發人員、品牌企業或任何想要打造 AR 體驗的人都能將想法化為現實。
- AR 戶外應用(一)
- AR 戶外應用(二)
- AR 戶外應用(三)
- AR 戶外應用(四)

至於在戶外玩 AR 擴增實境遊戲的人,從旁看起來就是這個樣子...

該設備展示了 AR 頭戴裝置的戶外潛力,它可以透過 Niantic 地圖進行自我定位,並於有形的世界上渲染資訊和虛擬內容,雖然目前 AR 世界裡的 3D 角色模型(機器人)仍顯粗糙...但再差可能也比 Meta 的 VR 社交平台 Horizon World 剛推出時,祖克伯的虛擬形象角色來得好一點了,不過它還是起步階段的概念設計,不像 Horizon World 已有 Meta 自家的 Oculus 頭戴裝置硬體配合投入應用,所以還是可以再多觀望一下啦!

而 Niantic 也期盼能夠透過合作繼續發展,進而使頭戴裝置製造商加大投入、打造面向大眾的消費級 AR 商業產品,至於跟這次展示比較貼近的,當屬 Magic Leap 2 或微軟 Hololens 2 這兩款 XR 頭戴裝置,但兩者都算商用範疇(具體一點則是工業和醫療領域吧),查了一下網路上的售價資訊分別為 3299 美元與 4950 美元

除了 Niantic 之外,高通也與頭戴裝置品牌 PICO,還有 Nreal、Sharp、Rokid、Vuzix、LG、Lenovo、OPPO、TCL、小米、騰訊等大廠合作,各家的 Snapdragon AR2 Gen1 處於不同開發階段。而在此之前,微軟也已就 Snapdragon AR2 Gen1 與高通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合作,主要利用自家的 Azure 雲端技術來強化 AR 擴增實境的使用體驗。
(圖片來源:Niantic、Qual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