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黑科技加持!《Skydio R1》自主飛行 + 視覺避障 + 最佳路徑規劃‧顛覆你對無人機的想像!

LibraC wrote:
我研究了幾個小時看...(恕刪)



覺得不錯 看起來自動下降/避障/暫時遮蔽也不會跟丟(比DJI強的地方)

不過價格與機體大小還需要加油

mavic pro比較適合用人腦去運鏡 不適合無人操控的運動攝影(所以我賣了)
以空氣力學的角度來看,這台的設計完全不及格
所有的空拍機都是兩葉槳,頂多三葉,這台R1竟然搞了六葉槳

這台機器機臂不能折,槳也不能折,更不能拆槳,為了把縮限體積只能縮小槳的尺寸
加上超過一公斤的重量,只能用多個槳葉的設計


槳小,多個槳葉有什麼問題?

效率,空氣效率大幅檢小

一台跟MavicPro差不多尺寸的機器飛行時間只有10多分鐘,相較於Mavic 的30分鐘 差距很大
R1要做成這個外型,就是要能塞的下8個攝影機,體積又不能過大,所以對飛行性能做出了很大的妥協

在DJI全面優勢 全面防堵下R1能夠找到突破口,也非常不簡單
DJI未來的動作,不論是全面回防AI避障,還是買下他,都應該會積極備戰

與其說DJI遠遠落後Skydio的智能AI避障
也可以看成
除了智能AI避障 Skydio遠遠落後DJI所有的空拍機性能指標
goodpig wrote:
老美的技術力實在是太可怕了,這種學生新創團隊一出手就幹掉中國所有的同類型產品
...(恕刪)

基本上以現行科技要做出比這個好非常多的產品也不是不可能
重點就是價格要賣得出去,還有能賺到錢讓研發能繼續,這就是比較困難的地方

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才幾年前的Samsung mirrorless做得這麼好,為什麼毅然決然直接收掉?

stish wrote:
在DJI全面優勢 全面防堵下R1能夠找到突破口,也非常不簡單
DJI未來的動作,不論是全面回防AI避障,還是買下他,都應該會積極備戰


這個就是我最期待的

我覺得空拍機以後會多一個專門AI跟拍的類別出來

不需要是全能的機種

stish wrote:
以空氣力學的角度來看,這台的設計完全不及格
所有的空拍機都是兩葉槳,頂多三葉,這台R1竟然搞了六葉槳


是這樣嗎??
ATR72-500是6槳,前一代的機種是4槳,如果照這樣說應該2槳最OK,民航業講求省油所以飛機製造商不會蠢到做出空阻大又耗油且不符合流體力學的東西



只看現在的人當然只會批國外的東西貴又差只有DJI最好,看未來的就知道那個東西價值在哪,公司可以不用賺錢等別人收購就可以了,但是前提是你要能做出吸引投資未來的人

視覺避障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好做,我前同事的碩士論文就是做視覺避障

很多用在相機的技術是軍事用的前導技術

老外不是沒這技術或是沒這能力巴死DJI,或許人家都把精力放在軍用上了,以淨利來說,做軍事的賺的比做民用的大多了,如果波音那天無聊跑來做民用空拍機你想市場不會重新洗牌嗎??

DJI能不能做出來我不知道,但是要是能做到那麼強早就放上來了,DJI就是做空拍機控制部分強但是相機部分弱才會去買哈蘇

這是我想要的
拍攝
旅行中的生活影片
簡單好操作

價格可能還要再等等

LibraC wrote:
我研究了幾個小時看...(恕刪)


這好強~

不知道1:48它突然停下來的原因是啥?

AllenTang3434 wrote:
價格可能還要再等等


用了無人車使用的晶片要便宜很難,即時運算6個方向12顆鏡頭(不知道畫素多少,但是連吊橋的鋼索都能辨識出來應該也不會太低)的資料量,那顆晶片和裡面的軟體可是很強悍的
DJI沒神到哪去,只是市占率高變成第一品牌??

http://bbs.dji.com/thread-152856-1-1.html

zeke wrote:
不知道1:48它突然停下來的原因是啥?


應該是沒跟上目標 01的測試裡面有NG問題的片段可以參考

看了一晚外國Review, 也有這些問題

可是沒有人發生過碰撞摔機 就算沒避到掃到小樹枝也沒有摔機

視覺避障這塊強到靠北 還有評論說Skynet來了

跟拍跟路徑規劃不能算完美 不過也甩了目前市售機種好條街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