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請勿以DVD燒錄片當做儲存相片的媒介

我的備份方式也是採用兩種以上的方法在做備份。

DVD一份,HD一份,網路空間一份(Clubbox)。

不過我有些照片是放在CDR上,但是已經快6年了還是很健壯,我想和材質有很大的關係。這又印證一句話:以前的東西真的很耐操...
Computer的來臨, 不見得要割捨溫暖的古老打字機... Digital的衝襲, 讓我們更加了解人文的豐富與獨特性。
個人儲存相片方式:

1.拍照完~分兩方式:一比較重要照片留原始檔.另一是用acdsee將照片全部resize至1044*696左右

2.原始檔照片分存於:外接300G 3.5吋硬碟裡和DVD裡(放防潮箱裡)

3.resize至1044*696的照片就存於外接60G 2.5吋硬碟.方便平時觀看照片

4.將一些照片存放至網路相簿上

5.比較重要照片到一定量時~會將它沖洗出來存放

很早之前就聽說過dvd會有存放時間性的問題~

所以重要照片以多方面的儲存或沖洗出來~就不用擔心dvd的問題了~
所以還是推推~ DVD-RAM,前陣子才去大潤發搜刮了一大疊帶殼雙面回來,還蠻便宜的,不知道是不是沒什麼人會想到去大潤發買 DVD-RAM 的關係。
歡迎使用 FON_IS_FUN 連線囉~~
Koming wrote:
自己的電腦RAID ...(恕刪)

各位別忘了一件事情....RAID卡也是要有備品....如果硬碟沒壞....是卡壞掉又沒備品....一樣可能沒救
什麼人能升到高位, 就代表這間公司的文化。
jacson1019 wrote:
將自己滿意的照片洗出...(恕刪)




這句話我不是很接受

不要把時代的潮流這種文字暴力冠在別人的回憶上面

不要把時代的潮流這種文字暴力冠在別人的心急如焚的問題上面

哪是別人的回憶 不是你的

哪是別人的東西 不是你的

上來發言不是要聽你說說這是數位時代的潮流等等的

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就是重要

我很看不慣你說的這句話

如果今天是你的重要回憶不見了怎麼辦?

而裡面剛好又是你過世的親朋好友回憶怎麼辦?


請將心比心

少落井下石

人家發問是尋找解決辦法的

這樣的問題有天你也會遇到




發條鳥朝日堂
griffon wrote:
所以還是推推~ DV...(恕刪)


雖然賣場便宜,可是還是比DVD貴很多
就算DVD+殼+乾燥....價格還是遠小於DVD-RAM
半年或一年的重新備份可能還是比較便宜的作法
不過就是麻煩了點

看來在數位檔案肥大的年代
只能等待藍光之類的代價趨近百元
這樣就算重複備份也會少很多片的功夫@@
等待藍光 光碟之前..

開始慶幸..我還滿晚摸照相的..現在才剛開始..

所以備份這事情還沒苦惱到我..

不過我還滿替下一代開心的..現在相機這麼普及..

至少他們長大後會有很多的照片跟回憶..
我是兩台HD,一台DVD-RAM
最重要的三個都備份
次重要的就HD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quamojo/sets/
DVD-RAM貴一點點...但你會喜歡用的..

因為它可以一個檔一個檔放進去, 如果覺得不好也可以刪除已經放進去的檔案....

它的運作方式類似MO, 但和MO不同的是...目前很多DVD燒錄機都可以讀寫(有些不能吃殼, 要先把殼打開, 把裡面的DVD-RAM拿出來)

我在2年多前(2005/4)有分享過一篇文章 [實在應該敗] Plextor PX-605A SuperMulti Drive

當時備份的一些DVD-RAM, 昨天拿出來找資料...完全正常, 而且..還可正常讀寫..

其實..台灣DVD-RAM不流行, 但日本DVD-RAM可是相當常用的儲存備份媒體, 所以應該不用擔心機器將來找不到的問題(MO在日本也很流行, 現在也都還買的到MO機, 但目前有被DVD-RAM取代的趨勢).

備份..就要安全至上, 我覺得多花一點錢, 是值得的...當然異地備份也很重要, 因此我除了DVD-RAM外. 重要的照片, 還是會上傳到flickr上的(不一定設成公開)...
TDK超硬片早期是日本製,我記得兩年多前買過20幾片給朋友,備分極重要的資料,品質非常不錯,現在還讀的非常好,一片好像快兩百,後來錸得製"聽說"就不怎麼樣了,不過一片還是要50以上吧?我是覺得應該不至於太離譜,不知道樓主買的上面有抗UV嗎?如果沒有抗UV的光碟,不管在貴,陽光直曬大概三週就會開始掛點了...

我個人使用感覺是光碟比硬碟可靠,不過光碟是靠化學染料,所以對於存放環境要特別注意,因為本身有拍底片的習慣,我的存放方式跟底片是一樣的,放在陰暗室內的防潮箱裡面,如果不能防止陽光跟濕度,就不要選用這種方式備份,這幾年保存的結果我很滿意,抽樣了一下...

這邊指的讀取OK是可以把整片的資料copy到HD,因為手邊沒有可以測PI/PO的機器,就不測了,不過下面多數片用cdspeed傳輸速度測試還是可以跑出一個蠻平順的曲線..

10歲的KODAK金片,讀取OK..這年代一片CDR空片要450-550...
9歲的TDK綠片......讀取OK...
7歲左右的Thats水藍...讀取OK...
7,8歲的MAXMAX光碟,國碩製,測四片壞兩片...可靠度50%..
以後就幾乎都用Thats水藍片了..我自己不用來路不明的片..

DVD部分...
2003年的三菱DVD+R 2.4X單片裝,讀取OK..一片好像250
2003年錸得DVD-R 2X,垃圾,超過2.5g以後都讀不到
2004年錸德DVD-R 4X,X版面,比上面那個還慘,幾乎只能當CDR用,800mb就讀不到了,不過這各剛燒玩幾個月就有死掉了,所以不意外
2004年Thats DVD+-R 4X各一片,都活的好好的,一片75-90吧..

2004-07的光碟,多是用Thats DVD-R跟三菱DVD+R,4X到8X的,這部分資料比較新,常常拿出來用,也沒壞過..
我是覺得保存環境沒問題,使用者又沒有手賤刮到,DVD應該是蠻可靠的(爛片除外),只是容量太小了,raw又越來越大,最少一年頂多燒兩張照片,現在大概已經膨脹到8張以上,碟片一多找資料也不太方便,藍光普及似乎又遙遙無期,
最近開始想燒DL片,爬了一下文,只有約70-80的三菱跟威寶才能用,其他40以下的片大概都是燒完一兩個月會開始出現錯誤,我想在低毛利的時代,還是一分錢一分貨吧..


說到DVD-RAM跟MO,DVD-RAM常常讀寫一樣會壞,而且買爛片更會,我就玩掛了一片錸德3X跟太誘白色5X,我覺得DVD-RAM耐刮度似乎還遜於DVD+R,至於MO,我手邊還有1.3G的MO,我覺得這東西沒大家說的那麼好用,碟片常常會有壞軌,以前用230mb的MO聽mp3,每次聽到跳針就知道碟片要掛了...

真正最可靠,應該是放在防潮箱裡面的"磁帶"吧,真的是沒聽過有壞過的,不管是自己還是客戶...
只是很不好用就是..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