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模仿電影“愛”一鏡到底的婚禮MV前導片

好厲害! 運鏡手法好棒!
除了演員們略顯生澀外~我還以為我在看電影!

esp6003 wrote:
好厲害! 運鏡手法好...(恕刪)

因為演員全是素人,也就是新人本身!^^

sonic115 wrote:
拍得不錯只是對焦可能...(恕刪)

原本因為反差極大,本來是打算光圈全開的,但這麼做反而會增加對焦難度,因此只得縮光圈,但這仍是我們需要加強的地方,感謝您的指教!^^

家鴿貓 wrote:
我個人認為樓主拍的很...(恕刪)


很有趣
但大助真的......沒有很準
24mm應該是蠻好跟的了
另外車子窗戶的反射有穿
路途有點拖時間+1
電話可以早點進來

跟焦其實可以用傳統的追焦組+馬尾就好了阿
不一定要用電子的由其是會有delay情勢發生

讓我想到去年拍一部幾乎全手持的作品我當大助兼燈光
105mm光圈邊走邊拍邊跟焦
晚上pancolar 50 1.8這隻光圈全開一樣邊走邊跟還上背負式steadycam整部片沒錢連追焦組都沒有出直接轉鏡頭
追到我眼睛都瞎了

不過說實在話這樣拍婚禮影片真的是很有誠意
相信新人一定非常滿意
最近發現台灣也開始走對岸的老路~
拼器材...
我說的不是機皇機后之類的, 也不是RED ARRI, 而是一些週邊器材
幾年前軌道 升降機 高台 steadicam(不是指半套那種小玩具)
這一類東西多半會在需要時租用, 甚至直接外包給場務公司.

去年在對岸, 一個跑單幫的攝影師告訴我
"現在接案沒帶steadycam就像上街沒穿褲子一樣,"
"一波波的跟風, 先是電影遮光斗, 再來是昇降機, 預算夠的還配上遙控電動雲台;
接著瘋軌道, 現在是穩定器...一樣一樣接著買, 除了器材商, 沒一個真正賺到的."

聽完對方的說法上網查了一下,
光是穩定器這種較複雜的週邊就有五六個國產品牌生產
加上國外幾間老字號, 應該不下十個品牌~看來是真有利潤
跟焦器或小搖臂這類的生產商就更多了...

這種事沒有對錯, 只是看市場需求有沒有到那程度
小型個人工作室就真的得考慮清楚了~幾個單件買一買也會搞掉十幾萬
租或買~是否值得投資?
台灣市場規模相對較小, 這些年來做整套穩定器的好像也就F牌一家而已
至於性價比...在這就不方便說什麼了....

這東西說穿了
一樣是土砲, 跟搖臂差不太多
結構基本都是抄正牌公司幾十年前的設計
外觀看似複雜, 其實也就是四連桿原理....
四連桿 彈簧 軸承 萬向節, 好不好用就得看細部的製作精度
萬一微調設計的爛
一調整就是十幾分鐘還不一定抓的到水平....

另外一提, 這玩意試過幾種,
沒別的~越重的越穩!!
無關設計好壞, 單純物理現象


marcowuu wrote:
最近發現台灣也開始走...(恕刪)

真的太詳細了!真的很想給您一個讚!^^
樓主過獎了, 不嫌煩的話大家討論一下~

穩定器上的跟焦問題, 反正上了廣角
我比較建議f/5.6或F/8開下去...
定在約兩公尺處~面前這塊就幾乎都有了
畢竟穩定器的動感已經很豐富
有沒有淺焦也不那麼重要~
焦淺加上搖動甚至會有點暈~

前面有人提到跟焦器+跟焦鞭...我滿好奇有沒有自己試過?
那根軟軸保證會搞到瘋掉....還不如直接伸手轉對焦環
尤其那麼輕的機器, 就算多根USB線也已經干擾平衡
其實就算用跟焦馬達...
DSLR這樣的苗條身材, 對焦時鏡片組前後移動都有些微影響;

仔細想想那個USB跟焦器雖然會延遲....但好像也非用不可...
畢竟室內到室外那段偷光圈也是靠它吧?
有更高的要求
就真的得用無線跟焦器了...歐美貨一套大概得花10~15萬
對焦 光圈連ZOOM三控的可能過20萬
現在有廠商生產線監看器的無線追焦器, 大助免估焦~非常方便
不過EF鏡跟PL鏡不同, 沒光圈環....這部分想裝也沒得裝

事後配音是個好選擇,
同步收音的話,
很可能收到攝影師和工作人員的腳步聲...還有穩定器偶爾會發出的金屬碰撞聲=_="

老實說我自己也進了一組全套的...出動率極低
純粹為了圓童年時的夢(小時候第一次看到攝影師身上穿, 還以為是機械手臂)
別以為花錢買一套就能拍出這種水準
這東西沒經過一定的練習, 不可能玩的像樓主那麼順;
腰力是這套玩具的基礎...弄得不好摔機器時有所聞.....

整套帶出門連防震箱十七八公斤,
機身組好連電池監看器往身上一穿至少二十公斤起跳,
加上一件鐵背心,
台灣這種氣候拍起來就是汗如雨下
熬夜後在大太陽下穿上...隨時都有快往生的感覺....
沒有一定規模的拍攝現場不太想扛出去
真的遇上大陣仗, 通常就有足夠預算~直接發力榮還配個技師....

真的想不到會有婚攝出這種設備的一天
想想十年前跑單幫...一體機配腳架, 再配個監看器
一個班一萬二
只能說現在想吃這行飯越來越難

marcowuu wrote:
樓主過獎了, 不嫌煩...(恕刪)

說真的,小弟拍這支片也算是圓一個夢,看到國外可以為了拍一支片將不同的團隊集合起來,所以我想到台灣也可以;題外話。

marcowuu兄真的說到不少小弟的心聲,所以真的也要感謝FISHBONE,他不儘是出租器材而已,還給小弟我特訓,不然我之前連拿都沒拿過,加上也在器材上的選擇也給了小弟我不少建議,必竟這支影片真的沒有預算,但也因為這支影片,我們不僅是累積經驗,分工合作,如何去控制預算也成了我們的課題。

不管怎麼說,我覺得這影片最累的是工作人員,所以功勞也當然是工作人員和新人的,他們不僅是做了份內的工作,還得去注意我注意不到的地方,我覺得,這時代不再有英雄,大家集思廣益並力行,這才是團隊的最佳運作。^^
看完了後 真的有種敬佩的感動
無私的分享 更是造福了我們這些人
撇開整個結果與過程不說
光這樣的精神 就值得站起來為你鼓勵了
真的很棒
請問樓主是用甚麼外接MIC的??
我在煩惱哪支指向式收音MIC好用...拍微電影的..
有大師建議我AT9941...不過評價說指向性不夠...
有沒有RODE VIDEOMIC以外的選擇呢?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