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推薦真實1080p的DV


seanastin wrote:
我怎麼都被這篇的討論...(恕刪)


就是HD 1010是不是有1080p呢?但貌似比1080i差噢
raguna wrote:
這樣說好像是對的但是...(恕刪)


其實應該分兩個部分來說,拍攝器具與撥放螢幕
這一篇比較詳細說明拍攝器具1080i跟1080p的差異,
主要在於移動的物體邊緣抽絲上.

而撥放的螢幕
除了舊型的CRT以外,LCD螢幕已經沒有I與P之分了,
因為LCD根本沒有掃描線,都是一次呈現一個畫面.
只有能不能接受1080i的訊號與1080p的訊號.
之前在友站上有款超值full hd液晶對訊號的相容性不太好.
ks_stone wrote:
其實應該分兩個部分來...(恕刪)

雖然現在液晶螢幕都是60hz也就是可當作60p來看,但是原始畫面不是這規格或30p,15p,12p,6p....(測試片或動畫有時會用到後面幾個規格)的話都會有畫面折損的問題(常見的有50i,60i,25p或24p),相容性高的液晶螢幕也只能讓折吮看起來沒這麼明顯,不過誰在乎阿,看不出來的人買1080i攝影機也沒差,反正看的爽就夠了
seanastin wrote:
你的意思是1920 ...(恕刪)


1920*1080像素
就是full HD

從傳統的錄影規格、方式來說明:
p是逐次掃瞄
i是交錯掃瞄的意思

如果將一畫面分成10條橫線來構成
P,就是依1、2、3、4…逐次出現,到10,完成一畫面(這是一個圖框),再接下一畫面,方式一樣
i,就是依1、3、5,7、9逐次出現(這裏是一個圖場),再來是2、4、6、8、10,完成一畫面,才再接下一畫面

所以
60 frame/i
跟30 frame/p
應是幾乎一樣的「效果」
只是成像的方法不同(i/p)

依視覺暫留原理
每秒30個畫面就可呈現如真實的畫面

液晶電視雖不是用掃瞄線的方式呈現
但它的規格主要是在:是否能呈現訊號的規格

dgg wrote:
如果將一畫面分成10條橫線來構成
P,就是依1、2、3、4…逐次出現,到10,完成一畫面(這是一個圖框),再接下一畫面,方式一樣
i,就是依1、3、5,7、9逐次出現(這裏是一個圖場),再來是2、4、6、8、10,完成一畫面,才再接下一畫面

所以
60 frame/i
跟30 frame/p
應是幾乎一樣的「效果」


如果忽略掉每一格畫面拍攝的時間,那麼「效果」可能是一樣,但若是被拍攝的物體快速移動時,每一格畫面拍攝的時間點就很重要。

P,就是依1、2、3、4…逐次出現,到10,完成一畫面,這10 條線的時間點是一樣的,所以不會有間題。

i,就是依1、3、5,7、9逐次出現(這裏是一個圖場),再來是2、4、6、8、10,完成一畫面,問題就出在這裡,1、3、5,7、9跟2、4、6、8、10有1/60秒的時間差,若是被拍攝的物體在移動時,就會出現1、3、5,7、9跟2、4、6、8、10對不準的情況,被攝物移動越快就越對不準 (如raguna大大所貼的聯結),只要在撥放時停格就很容易看出來。

拍攝時若採1080P拍攝並記錄,即使撥放時採交錯掃描,並不會有問題。反之若拍攝時採1080i拍攝並記錄,即使撥放時採非交錯掃描,也會有畫面組合的時間差問題出現。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