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wrote:仔細看相機確實已經在重心位置了下方好像也沒空間了。相機本體不重問題應該比較需要解決。加墊塊是一個好方式。...(恕刪) 大大應該是對於 穩定器有豐富的經驗,對於一些 基本的概念也很清楚 !!其實.... 在穩定器的概念,我都是從 Youtube 看其他人的分享影片 得來的,所以 自己也沒有買過,所以也沒有使用的經驗。所以.... 就依照 Gopro 的三軸穩定器的概念,自己就畫了一張圖,就開始嘗試自己做做看。 目前仍然有一些技術的問題需要克服及修改的。同時.... 也希望一些有經驗的朋友,可以多多提供一些意見 及建議。目前 我發現了 我的土炮 穩定器,還需要一些改進的地方 :1. 我買來的 軸承,在防塵蓋 裡面的潤滑由是牛油,因為黏稠性很高,所以也會讓 軸承的阻力增加。我應該在製作之前,應該是要將潤滑油給溶解掉,再換上機油會比較好,滾珠的阻力應該會減少。2. 我的第一個軸,使用了 2個軸承,可是.... 在相機的底座的連接軸的中心點,並沒有平行,所以....前軸會比較有卡卡的問題,在測試的時候,我不斷的想要讓它滑動的更順暢,所以就用力的讓它旋轉,後來....才發現 沒有在同一個軸心的旋轉,是一直讓支撐力量的衡桿在承受,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發現了裂痕。 所以....軸心的精準度是需要被克服的才行。3. 黏土的加工容易,但是 承受力量、還有硬度仍然還不夠。希望可以找到更好的材質。測試的結果,尚未達到理想的目標,所以...... 影片我就不要獻醜了 !在我刻意的大動作之下來拍攝,可以看出 明顯的飄 的感覺,與只使用手拿相機來拍,會有比較明顯的差別。但是.... 拍攝時都是輕輕的走動,土炮 穩定器 仍然還是會有一些步伐的振動是可以明顯的看出,所以....土炮 穩定器 目前仍然還沒有進入理想的成果階段。 所以....對於樓上幾位 想要看影片成果的朋友們,先說聲抱歉了 !!
其實有阻尼是好事,可以控制多餘的擺動。當然如果不喜歡可以換成普通培林,不要用有蓋培林但我想效果不會比較好至於中心孔位置其實很簡單解決,去買一根內徑一樣的棒子裝的時候插進去就好,乾掉後自然會在同一條線上。事實上我覺得只要解決這個問題。再買幾片大片鐵墊片墊在相機下面就很有效果了。當然走路幅度還是不能太大,很正常不然外面貴得要命的穩定器就不用賣了。材質可以考慮用塑鋼土如果有加工背景可以用鋁料加工我都是用工廠廢料鐵片折一折,鑽孔隨意亂玩就是了。
經過一些 軸心的修改,還有加重了相機底座的重量之後, 拍攝影片 對於腳步振動的程度,是有了一些改善 !!但是.... 距離穩定器 理想的拍攝效果,似乎 還有一些距離。 但是....比起 徒手拿相機拍攝的結果,還是有了一些程度的改善。重新製作的第二隻穩定器,因為材質與結構的新問題,似乎比較容易會亂飄及轉動方向。畢竟.... Polaroid Cube 的體積真的很小,重量只有 46克,幾乎感覺不到 相機的重量,比起一般的相機來說,重量 相對的就是一個穩定的因素之一, Polaroid Cube 要達到很穩定的效果,其困難度 似乎比我想像中的還要難了一些。下面是 影片拍攝的結果,提供給大家參考一下 :
老實說.... 拍攝的效果 並不像電子式 的穩定器這麼的好,效果 是有好一些,但是 只有一點點,大約就是一般的 非電子式手持式的穩定器的效果,走路還是要輕步,我想....還是不要獻醜了 !我覺得.....如果相機 重心的重量越重,效果會更明顯。mk168520 wrote:木頭的看起來很重?錄影效果好嗎?...(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