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DV的感光元件不能更大嗎?

Myvatn wrote:
看到當前相機的感光元...(恕刪)

http://cweb.canon.jp/prodv/lineup/xlh1s/spec.html

95萬日圓,也只用 1/3" ...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Sony有做FF元件大小的攝影機叫做F35
價格嚇死人
不然RED也有做FF攝影機
RED還有很多比35mm還大很多的攝影機
雖然剛剛有人提到了,不過我還是在回答一遍好了...

因為感光元件大,鏡頭的鏡片一定要大,相對來講一樣的倍率嚇鏡頭就會很大隻。
我想一般用戶應該不會想買定焦的DV可是價錢卻是高階的價錢吧;
畢竟現在全福的感光元件不是被哄抬物價,就是技術成本還是很高。
所以一般DV,而且還是定焦,賣五到十萬的價錢我想應該沒多少人會買吧!
但就目前來講就是沒商機不好賺囉!
嗯嗯, 謝謝各位解答,
的確1080p不過才兩百多萬畫素, 感光元件的確不需要太大,
體積跟重量也是比成本更重要的考量,
而且說真的景深太淺對錄影來講真的會是個困擾,
尤其目前DV的對焦也不如單反的快速和精準.
版上懂的人真不少, 受益良多阿!

但Canon 5DII的錄影不會有景深太淺的問題嗎?
5DII有沒有最長錄影時間有沒有限制呢?
andididy1010 wrote:
Sony有做FF元件大小的攝影機叫做F35
F35~...
今年拍完101煙火才扛出去拍台北市夜(街)景而已,
不多,最少要3個人才可以出機,
1人拿攝影機
1人扛腳架
1人提鏡頭(箱)+電源供應器
外接監視器&電源沒人拿,所以丟車上~...

據說F35光機身就要台幣1000多萬了~...
沒壓縮的原始檔1小時約600GB左右吧~!?
GH4 + 12~35mm + 25mm + 40~150mm
kwh230421 wrote:
F35~...今年拍...(恕刪)


握手...我拿一箱Zeiss鏡頭+電源...
F35+腳架 ...重翻了~~~
另外一個角度想回來,
從小DC至單眼相機,感光元件尺寸非常齊全,
但感光元件大的單眼相機,攝影功能通常不實用,
自動追焦能力頗差。

解決了追焦問題,
PANASONIC的GH1在這方面做的不賴,
雖然攝影畫質、追焦速度、有淺景深表現沒話講,
但比起輕巧、隨身攜帶的方便性,現今DV的設計還是比較能被接受,
GH1加上14-140攝影鏡頭,重量也直逼一公斤了,還要雙手拿相機才能比較穩定拍攝。

犧牲淺景深,換來輕量(單手操作)、容易對焦(沒對到焦也因為景深夠深過關)、拍攝成功率高,
針對大部分的不專業,只要記錄生活的人們,
這才是DV瞄準的市場吧~~



kwh230421 wrote:
沒壓縮的原始檔1小時約600GB左右吧~!?


4:4:4 畫質跟容量真不是蓋的!
Zeiss 的PL鏡也是貴到不可思議
帶出去的時候勢必也要有人帶儲存裝置?
直接用HD-SDI接出去存
這又是另一個重量加上去了
Myvatn wrote:
看到當前相機的感光元...(恕刪)


可以參考5D2.....

網上找找就能發現許多無敵兔拍出來 _____ 美的要人命的好影片.
不過這部機子的錄影自動對焦功能等於沒有, 要用的人得做好全程手動對焦的心理準備
(雖然專業機好像都用手動對焦, 不過人家都有配追焦器).



DV在性能上的強項有部份就是小片幅所帶來的超深景深與鏡片輕量化, 讓對焦與穩定系統省去許多麻煩, 不用像DSLR般在對焦準度與影像穩定上大費周章(不過這也是種特色啦).

至於DV常有的1.8甚至1.0大光圈在大片幅攝影機中似乎不一定需要, 大片幅感光元件的高iso性能足以彌補進光量的差異, 近距離拍攝的景深營造上也比小片幅DV容易許多.

PS: 業界已經有許多用5D2拍的婚攝影片可以提供參考, 那畫質不是幾十萬的DV能比的...操作難度也是.
GH1的光學防手振應該還是遠不及DV吧?
以一般家用者的拍攝技巧拍出來的影片,想必是振到不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