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影片抖動的問題

SA949400002 wrote:
我個人是推薦Action3因為體積更小,我覺得Gopro越做越大台,變得很難穿戴

action 3只比hero 11少不到10g, 而且許多固定配件都要搭配轉接器(16g, 且會增加高度), 體積重量上沒啥優勢, 真要輕便的話應該用action 2吧, 怎麼會選action 3...
kouyoumin wrote:
action 3只比hero...(恕刪)


你覺得action 3跟hero 11兩台體積&重量差不多?
下圖為Action3與Gopro11的side by side image,請參考:


建議不要紙上談兵,兩台實際 買(借)來 用用看吧~
兩台我都有用過,最後選Action3.

Gopro11的體積已經大到會影響我運動了~
希望將來的機種可以改善~

至於你說什麼轉接增加體積........ 真是大大大誤解~
Action3新設計的磁吸方式真的是 超屌!
(同時也代表你應該沒聽過Ulanzi OA-12, OA-11吧?
使用上根本已經可以捨棄Gopro那種兩片插銷固定的結構了,長螺絲轉轉轉的... 真麻煩。
用了磁吸才知道好。
而且這磁吸是Action3小小的本體就內建的,還不用加裝其他設備。
現在市面上就有很多Gopro轉磁吸的外殼,讓原本沒磁吸功能的Gopro加上外殼後可以用磁吸。
想想這又要增加多少重量在已經很大台的Gopro上?)

Action3其他優點可以看我這篇 心得文
Linus Lee wrote:
第二種是晃到不行


銀河洞越嶺步道貓空往銀河洞方向
快門60不夠, 調成auto 或者1/200看看, 電子防震都必需依賴快門速度高一點
SA949400002 wrote:
你覺得action 3跟hero 11兩台體積&重量差不多?

客觀上真的差不多啊 ( 差不到10g)
講白了我覺得hero 11 mini也沒足夠差異性
action 2才真的又輕又小 (差快90g)

SA949400002 wrote: Action3新設計的磁吸方式真的是 超屌!
(同時也代表你應該沒聽過Ulanzi OA-12, OA-11吧?
使用上根本已經可以捨棄Gopro那種兩片插銷固定的結構了,長螺絲轉轉轉的... 真麻煩。
用了磁吸才知道好。

那個不就轉接器 (還比原廠的重)
除了原生磁吸固定配件 (不常見,像原廠磁吸球頭這種)
要裝到一般gopro mount或1/4螺絲時都得加上轉接器
本體少掉的幾公克就被灌回來了

而且磁吸不是action 3的新設計,而是action 2開始的吧
如同前述,真要輕便建議找action 2比較有感
kouyoumin wrote:
那個不就轉接器 (還比原廠的重)
除了原生磁吸固定配件 (不常見,像原廠磁吸球頭這種)
要裝到一般gopro mount或1/4螺絲時都得加上轉接器
本體少掉的幾公克就被灌回來了 ...(恕刪)


我覺得不能這樣算
那如果你把Action3裝在自拍桿上面,那也要把自拍桿的重量算在Action3上面說Action3好重嗎?

Action3多重就是多重,不應該拉左鄰右舍的重量過來說要一起算在Action3上。
畢竟不是所有配備都需要轉接。
(而且隨著Action3普及,將來會有更多配件給Action3使用,
到時就可以忘了Gopro那種兩片插銷設計了 (真難用),現在算是過渡期。)


kouyoumin wrote:
如同前述,真要輕便建議找action 2比較有感 ...(恕刪)


Action2比Action3輕,這個會小學數學的就知道。
但我就是推薦Action3。
(理由我就不過多解釋了,例如本體無SD卡槽,電池續航不夠...等等因素)

但您如果想推薦Action2給版主,我沒意見喔~
SA949400002 wrote:
我覺得不能這樣算
那如果你把Action3裝在自拍桿上面,那也要把自拍桿的重量算在Action3上面說Action3好重嗎?

Action3多重就是多重,不應該拉左鄰右舍的重量過來說要一起算在Action3上。
畢竟不是所有配備都需要轉接。

現實就是幾乎所有配件都要轉接啊 (連原廠出的配件也幾乎都是gopro mount)
沒轉接器基本上跟拆掉gopro的folding fingers差不多意思了

SA949400002 wrote:
Action2比Action3輕,這個會小學數學的就知道。
但我就是推薦Action3。
(理由我就不過多解釋了,例如本體無SD卡槽,電池續航不夠...等等因素)

但您如果想推薦Action2給版主,我沒意見喔~

以「輕便」為由推薦action 3給「已經擁有」「差不多重量的gopro」的人
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kouyoumin wrote:
現實就是幾乎所有配件都要轉接啊 (連原廠出的配件也幾乎都是gopro mount)


1. 沒有喔! 現實情況是我有非常非常多的情況,就只拿單機使用,好輕巧。
2. 看來你還是沒搞懂 我說的Ulanzi OA-12是幹嘛的。
有了這東西就直接 設備 + Ulanzi OA-12 + action3。
所以可以捨棄原廠附的gopro轉接器。
(很難懂嗎?)

Gopro系統也同樣是 設備 + gopro轉接頭 + gopro。
所以根本沒有什麼action3一定要加gopro轉接頭,所以總重比較重的問題。

當然你也可以硬扯說 有些設備已經把gopro轉接頭做在上面,所以不用轉接頭。
但這樣其實重量就是算到設備上面,最後總重是一樣的。
(同時不要忘了Gopro11本身就比action3還重的事實。)
(也不要忘了Gopro除了finger之外 還有一顆大大的螺絲,這些重量都要加上去喔~)

gopro轉接頭:


簡單說, 硬扯什麼action3加轉接頭之後比gopro重,大可不必~
因為市面上已經有替代方案了,而且替代方案將來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剛剛上網又查了一下,除了Ulanzi, 原來Telesin, Taoricup... 也都有出這種action3的磁吸轉接器,其中不乏才10g的)
以上!


kouyoumin wrote:
沒轉接器基本上跟拆掉gopro的folding fingers差不多意思了


你自己也這麼說了,action3就是等於gopro把folding fingers拆掉。
因此action3就是比較輕巧沒錯,而我就是想要這樣的設備。
(gopro9之後的設計已經走錯路了)

kouyoumin wrote:
以「輕便」為由推薦action 3給「已經擁有」「差不多重量的gopro」的人
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不要當差不多先生,誰輕誰重說清楚講明白。
action3重量就是比較輕,這是誰都無法否認的事實。 請不要模糊焦點,這是其一。
同時action3的體積還比較小,這是其二。
("體積"的部分我先前已經貼過照片佐證 Action3真的小很多,請不要故意忽略。)

體積跟重量都贏的情況下,我就是要推薦這台給樓主!
沒有哪裡怪!
(我反而覺得您怪怪的? 一直想要把比較輕的東西說成 其實大家都差不多重。
金城武 跟 明金城 也只差一個字阿 )
SA949400002 wrote:
1. 沒有喔! 現實情況是我有非常非常多的情況,就只拿單機使用,好輕巧。

「我action3固定搭配背包夾使用」
gopro mount的背包夾 + (增加重量的)轉接器 + (增加重量的)機身套

SA949400002 wrote:
2. 看來你還是沒搞懂 我說的Ulanzi OA-12是幹嘛的。
有了這東西就直接 設備 + Ulanzi OA-12 + action3。
所以可以捨棄原廠附的gopro轉接器。
(很難懂嗎?)

就磁吸轉1/4螺孔啊
但運動相機周邊還是gopro mount遠比1/4螺絲常見
(例如: 您愛用的背包夾)

SA949400002 wrote:
Gopro系統也同樣是 設備 + gopro轉接頭 + gopro。
所以根本沒有什麼action3一定要加gopro轉接頭,所以總重比較重的問題。

要不要試試把您舊的gopro 9鎖上您的背包夾需要什麼轉接頭?

SA949400002 wrote:
當然你也可以硬扯說 有些設備已經把gopro轉接頭做在上面,所以不用轉接頭。
但這樣其實重量就是算到設備上面,最後總重是一樣的。
(同時不要忘了Gopro11本身就比action3還重的事實。)

gopro轉接頭:

這個是把1/4螺孔的相機固定到gopro mount(例如: 您的背包夾)用的吧
gopro根本沒1/4螺孔要這東西幹嘛?

SA949400002 wrote:
你自己也這麼說了,action3就是等於gopro把folding fingers拆掉。
因此action3就是比較輕巧沒錯,而我就是想要這樣的設備。

拆掉後就差不到5g了...
放棄強大的labs控制能力只換來5g我真的無法
kouyoumin wrote:
就磁吸轉1/4螺孔啊
但運動相機周邊還是gopro mount遠比1/4螺絲常見
(例如: 您愛用的背包夾)

要不要試試把您舊的gopro 9鎖上您的背包夾需要什麼轉接頭?

這個是把1/4螺孔的相機固定到gopro mount(例如: 您的背包夾)用的吧
gopro根本沒1/4螺孔要這東西幹嘛?

拆掉後就差不到5g了...
放棄強大的labs控制能力只換來5g我真的無法


所謂的背包夾 其實是
一個背包夾子 + gopro mount finger + gopro
三者組合而成的產品。
只是gopro mount finger的已經鑲入背包夾子上面罷了 (但螺絲重量還沒算在裡面)。

我也可以用
一個帶1/4的背包夾子 + 1/4轉action 磁吸mount (沒有額外螺絲重量) + action3
同樣是三者組成,沒有什麼差別。
(反而是多了磁吸秒拆秒裝的功能~ )

市面上並不是只有gopro mount系統,更多的是1/4系統。

當初我PO背包夾文時還是用gopro的背包夾做轉接沒錯
後來我買了類似Ulanzi OA-12的產品,所以現在已經棄用那種gopro的背包夾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