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我不是相關業者,這也沒有業配,所有圖都是我用小畫家畫的,主要是當時跟空調業者溝通使用,用三菱因爲當時選擇也不多,我認爲機器差別不大。
基本資料,室內約40坪,4房3衛2廳,用三菱250的全熱。
隔局大約是這樣,紅色線是建商留的穿樑孔,虛線是樑的位置。

當時業者看到這個,很直覺的會規劃6出6回,甚至7出7回都有(客廳多一支),但天花板上就會有很多管線,如果7出7回就有14條,密密麻麻的,裝潢會比較難收。
我當時是盡量想辦法簡化,因爲房間都不是氣密門,門下都有空隙可以過風,最後精簡到只裝4出1回,利用空氣自然流通路徑,簡化管線配置,配置大約像這樣。

SA分別到客廳,主臥跟2個房間,空氣自然會從門下被吸到位在中間的單一RA出去,另外開放式書房因爲那支樑是大的,建商孔不夠要再下降,當時考量開放式應該還好就沒裝了,整戶實際用下來我覺得基本換氣這樣就ok了,因爲空氣本來就會流通,當然如果要更講究,每個房間都可以做1出1回,這就看需求了。
另外全熱雖然算小聲,但是還是有聲音,建議不要裝在房間內,我因爲客廳會聽音響,所以當時也盡可能遠離客廳,我要快速換氣才會開2-3級,平常都只開1級,不會造成干擾。
濾網如果常開的話髒滿快的,HEPA大概半年就要換了,所以要裝前置過濾箱比較好,濾網也會便宜很多,管線在前置以前的會髒,所以前置盡量往前裝,前置後的管線都很乾淨,我現在正在評估將前置改到陽台外氣進來的地方。
另外如果可以,建議除了機子維修孔以外,管線也要留維修孔,時間久了要換管線也要換的到比較好,我的公區都是吊隱式沒問題,但是房間壁掛的就沒有留,後續就要另外開孔才換的到。
冷氣位置用綠色標示

另外最近也在評估要加全戶除濕,預計規劃如下,做法是國外的做法,做1進2出,2出的Out1是接到全熱的SA分到整戶4個角落,另一個Out2約在全戶中心位子,In也在中間,In跟Out2約拉開5米左右。

會這樣規劃因爲除濕風量大,全部灌給全熱SA,我SA管內徑只有60mm不夠,另外一種做法是SA都換4吋管應該就可以,不過這部份還在規劃中,上面提到房間換管會比較麻煩,另外其實平常開冷氣的濕度就OK了(約60%左右,冷氣都是日立的),全戶除濕主要是爲了冬天而已。
其他如果有想到我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