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部pm 2.5濃度飆破60 μg/m³,
趁此良機測試使用廚房抽油煙機同時搭配可調速新風機的效果。
直接上數據:
由上圖可推論得知:
1. 只要新風量夠大,就能抵銷抽油煙機的排氣量並且讓室內保持正壓,這樣PM2.5就不會從門縫侵入。
2. 進氣量大於排氣量且兩者差值越大,抵抗外源性空氣污染的能力越高。
另外這個實驗也良好說明了為什麼正壓新風系統抵抗外界空氣污染的能力會高於全熱交換器,因為全熱交換器在設計上除了少數微正壓的機種之外,進氣量=排氣量,室內無正壓,室外只要來一點風,PM 2.5就會從縫隙侵入室內,因此很難讓室內PM 2.5讀數歸零。
實驗說明詳見拙文。
ugogy wrote:
說「微正壓」會造成室內的人的不適應
這個說法應該是屬於未經證實的個人意見,
大概是源自未曾親自使用的消費者,或者來自不賣新風機的業者。
以三年的實際使用經驗來說,
本人與家人從未感覺到室內外存在壓差,
也從未感覺到這種壓差會對身體造成任何不適。
即使是開門的瞬間,室內正壓消失的剎那,
連耳膜動一下的感覺都沒有。
其他新風機的長期使用者如J大、S大也未曾反應任何不適感。
目前家人的感覺就只有正面的,
例如每次到陽台常常會抱怨外面空氣很差
實際上是以前習慣了空氣污染、習慣了PM 2.5的味道
現在室內沒空氣污染,對比就出來了。
從理論來看,即使處於正壓環境下,
人體內外的壓力很快就能達到平衡。
況且人體對氣壓的適應能力非常強,
從氣壓高於海平面的吐魯番盆地到氣壓很低的青藏高原都能住人,
實在很難相信新風機的「微」正壓對人體有任何影響。
與其擔心新風機的微正壓,不如先擔心不開窗吹冷氣,
或不開窗使用空氣清淨機導致室內二氧化碳或甲醛超標吧?
從實測來看,一台大風量的新風機,
在最高風速時可讓室內外壓差達到17-18 Pa:
https://joeyhc.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15.html
海平面大氣壓等於101325 Pa
17-18 Pa 只有大氣壓力的0.0177%
這個壓差對應到現實生活中,
就只是一個直立姿勢的成人頭頂與腳掌高度所在的氣壓差。
如果還是擔心,建議找棟大樓作實驗,
從10樓坐電梯到1樓,短時間內氣壓增大約有330 Pa
看看會不會不舒服?
此壓差肯定超過任何一台家用新風機的10倍。
piyopiyo765 wrote:
有沒有辦法實驗出在夏天使用冷氣時,
開啟 與 關閉 新風機時,兩方的冷氣耗電差異?
這個問題我也想知道,但由於沒有功率計,所以無法進行準確的比較
而且目前已「不可一日無新風」,以後大概也不會再實驗了。
冷氣耗電的話,可以參考:新風住宅全年電費大公開
目前夏季電費都還算便宜。
如果想進一步省電的話,可以降低新風機風量
所以新風機可以多段調速是非常實用的功能
很遺憾國產新風機最多只看到三段,還不是很成熟。
piyopiyo765 wrote:
因為使用新風機讓室內正壓,
一定會讓冷氣更耗電,
只是這耗電的差異大約是多少,想了解評估一下。
終於爬到一篇大陸網友的實測文:
非熱交換新風機,費空調嗎?
https://post.smzdm.com/p/730565/
作者使用智米新風機+格力1.5匹定頻空調
空調每天開啟10小時
然後比較有開新風機與沒開新風機的每日耗電量
結論是:有開新風機的話,平均每日用電量會增加0.5度
比較可惜的是作者沒寫新風機使用多少風量
只能從室內3人,晨起平均二氧化碳濃度860 ppm
推估作者使用的新風量為117 CMH
另外沒開新風機的時候,晨起平均二氧化碳濃度1047 ppm
推估該房間在不開新風機的情況下仍有83 CMH的通風量
代表該房間的氣密很差,或者有開窗縫、門縫進行通風。
因此每日用電量的差異不明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