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空調瓶頸

感覺eer cspf 值都到了極限, 還有突破的空間?
合併氣冷+水冷的優點, 效率是否會更好? 更省電?
2022-08-27 13:13 發佈
naposin wrote:
合併氣冷+水冷的優點, 效率是否會更好? 更省電?



水冷散熱佳, 自然省電, 只是水冷多了一個水塔, 空間體積太大, 維修保養費工
naposin wrote:
冷氣是大型耗電用品感(恕刪)


是的,冷氣發展至今,在效率方面,也差不多到極限了,能再進步的空間有限。

有些廠會為了達到品牌宣傳的效果,刻意的將室外機、室內機等散熱器、蒸發器加大,以測出更高的CSPF值,達到業界第一的宣傳效果,但現實上,因製造成本過高,實際上並未商品化販售!

所以別鑽牛角尖,現在各家品牌的頂極款,都算省電了!

現在頂極冷氣要擔憂或抱怨的,並非過度耗電,而是未來的耐用度及維修費!
ForLucky

不會的人那麼聰明一定還會有新招

2022-08-28 7:19
naposin wrote:
省電空調是否已達瓶頸無法突破?

氣冷+水冷(或霧冷)確實可以再提升製冷能力與能效比,但是水源或額外增加相關裝置的成本不容小覬,所以在家用空調系統沒有廠商做此設計。

至於純氣冷部分,除非壓縮機的機械結構、壓縮機馬達&送風機馬達、風扇等等零件的效率在設計技術能夠再有突破,否則也只能在增大熱交換器面積及風量方面著墨,相對的影響所及就是冷氣房的相對濕度會越飆越高。
以前買過不滴水冷氣, 將冷氣要排除的水霧化到散熱系統, 效能的確有提升
naposin wrote:
以前買過不滴水冷氣, 將冷氣要排除的水霧化到散熱系統, 效能的確有提升

現在的變頻除濕量已大幅度低減,尤其是進入低頻模式時。
naposin wrote:
以前買過不滴水冷氣,(恕刪)


理論上若能提高散熱系統的散熱效果,便能提升冷氣機的效率,你所言的利用冷氣機冷凝水霧化來幫散熱鰭片降低熱度,理論上應能提升冷氣效率。

不過有兩個問題:
1.現在大多數的冷氣是分離式冷氣,能產生冷凝水的機構是室內機,而非需散熱的室外機,水從哪裡來?(另外拉水管,會不會太複雜了?水冷式冷氣另當別論)

2.將水霧化,幫助散熱,除了複雜度增加外,會不會造成機殼及機件生銹、增加故障的機會?
物理難被突破,看看能不能從心理突破
EX.多點偵測,模擬人體適合的體感溫度,達到相對省電
像是實際溫度28度,體感溫度25度這樣
冷氣已成家電最大耗電用品, 到了夏天電費都會有很明顯的成長, 希望未來省電技術能有所突破。積少成多, 全台省下的電費可以少蓋一座發電廠,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拙見。
naposin wrote:
冷氣已成家電最大耗電(恕刪)


冷氣應該是家電最大耗電用品沒錯,但其能再突破省電技術空間有限。

倒是在建物隔熱建材上,應該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例如,台灣屬亞熱帶地區,夏季大約從六月~九月,日照強烈,同樣一棟樓,西曬牆、頂樓其耗費冷氣程度可高達其它陰涼樓層的兩、三倍,很多辦公大樓,用於冷氣耗電,也十分驚人,這都是值得改善的地方。
ww87253

那是超過32以上的機種   32以下的 電視耗電量都比冷氣大

2022-08-28 17:48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