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就一般選擇空氣清淨機時常考慮的因素來為大家做初步說明^^:
1、濾網:
濾網主要處理的問題是懸浮微粒,什麼是懸浮微粒呢?
透過晚上車燈照射,不難發現光束中有許多漂浮物,
看得到的懸浮物質一般都是比較大顆的,
懸浮微粒則為肉眼比較難看到的懸浮物。
市面上的空氣清淨機大多由 E11~H14等級濾網居多,
再上去的UPLA濾網多為晶圓廠、手術室及開刀房使用。
其中E11等級對於PM0.3的過濾能力為95%,
常聽到的N95口罩也是E11等級中的一員。
那為什麼HEPA不定位在PM0.1,反而要定位在PM0.3呢?
主要原因是因為更細小的懸浮微粒可以透過像靜電等方式來被吸附,
而PM0.3其實是在所有懸浮微粒中最難處理的,
自然現象所展現出來的常常與一般認知不同,
就像水密度最大時是4度而不是0度。
下表中最可怕的其實是PM1.0,主要原因是因為菸害、汽機車廢氣等,
都是PM1.0啊!!不只侵害到整個肺部,更是最常見的。
有害顆粒在吸入過程中與氧氣一起深入支氣管,然後經由肺泡浸入血液,
這個時候就不只是肺部的問題了,更有可導致其他更加嚴重的健康風險。

能稱得上HEPA濾網都是以PM0.3粒徑為標準,
然後開始細分過濾能力:

PM0.3濾網可以透過布朗運動來吸附更小的懸浮微粒,
考慮完濾網後,再來要考慮的是就是氣密度的問題啦~
再好的濾網漏氣了還是徒勞無功啊~
懸浮微粒的淨化效果,建議使用儀器測量是最準確的!
2、活性碳
活性碳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3750年,已知最早使用木炭的是埃及人和蘇美人。
直到20世紀活性碳才被作為專利被發明出來。
日常生活中活性碳常被拿來用在空氣與水兩方面,
就空氣而言,可以吸附到PM0.001的氣體汙染。
也可以說,活性碳就是不良氣體的垃圾桶,
當活性碳使用越多,也就代表垃圾桶越大。
但畢竟是垃圾桶,也是會有滿的時候,
所以使用活性碳的機型,活性炭也是耗材之一啦~

3、UV紫外燈
醫療院所常用的消毒方式除了消毒藥劑外,也會用光來做消毒。隨著光波段不同,粗分為四個波段
UVA:長波UV,315-400nm,過度照射會使皮膚變黑嚕嚕
UVB:中波UV,280-315nm,過度照射會使皮膚曬傷外,甚至引發皮膚癌。
UVC:短波UV,200-280nm,傷害性最大,高能量UVC會破壞生物體的DNA、RNA。
最有效的殺菌波長坐落在253.7nm附近。
VUV:真空UV,波長10-200nm,可以被空氣、水等物質吸收,所以只存在於真空中。


4、CADR值:
CADR值(Clean Air Delivery Rate),中文名潔淨空氣輸出比率。CADR值須經過第三方公正單位出測試報告,參考變數及公式較為複雜。
網路所查到的的CADR值常因與第三方測試計算出來的單位相同而容易被混淆。
個人覺得說CADR比較好的是這篇:
https://applianceinsight.com.tw/blog/post/cadr-misunderstand
提供給各位參考。
因為公司是機械式濾網空氣淨化設備,
對於靜電集塵、負離子、臭氧、光觸媒等過濾方式,
熟稔程度無法與專門廠商相比,故不敢妄議,
再請相關專業人士來做接力說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