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最近已經受不了房間窗型冷氣,實在太吵想換掉,
這陣子都在研究品牌,他也有來問我意見,聊到我們挑冷氣在意的重點是什麼~
講一講才發現我們的順序完全不同!
朋友本來就很淺眠,稍有聲音就睡不著,而且只選一線品牌,
選冷氣他重視的是:安靜>省電>品牌>售後服務,
結果選了三菱電機,但他覺得還是有點吵,然後全機保固只有3年….
我最怕遇到酸臭味跟電費暴增…畢竟天氣一熱就會開冷氣,一開又開很久,省電就很重要,還有冷氣是用很久的家電,所以售後服務也很重要!!
我的先後排序就是沒怪味>省電=售後服務>安靜,所以我們家就裝三菱重工了,
是蠻貴的,但我很滿意
蠻好奇你們心目中的排序是怎麼樣?
還有其它因素會列入考量嗎?
消費者如果只是,要一味的求取最低的製冷出風口溫度,大可直接用定頻機就好了,從開機壓縮機啟動,直到抵達設定溫度、關機為止,都是直接以最大的耗電量來製冷,何求出風口溫度製冷溫度會(能)不低?
可是這樣的高耗電量,長期下來,消費者是否可以(能)接受?
如果能接受的話,何以變頻冷氣仍能有良好的銷售量?
但不論出風口溫度製冷溫度再怎低,仍然還是要以正常運作為前提,過低的出風口製冷溫度,是異常,不是正常。
個人不認同變頻冷氣之省電,只是一個噱頭,至於不同廠牌,相同等級變頻冷氣之電費差異多少、大不大,仍然要掛上功率計,有了實測的數據,才能有一個基本的比較的標準,低頻功率很低、一級能耗很省電...,單純的一句話,說明不了空調品牌產品有多好、多優異,起碼要說出個肯定而確定的「低頻功率數字」出來吧?
沒有「低頻功率數字」的話,只有一句:
低頻功率很低,到底是多低?
一級能耗很省電,到底是多省電?
電費差異不大,到底差異是多麼微小?
誰知道?
舉例而言,低頻75w跟低頻150w,兩者相差一倍,差距75w,可能75w的耗電量在某些人來看,也還好,不就是75w而已嗎?75w並不是很高的用電量,但是變頻冷氣,如能以最低頻用電量來運轉,表示冷氣機當時的工作環境,符合廠商設定最低頻的使用條件,所以它能以最低頻的功率來製冷,既能以低頻的功率來製冷,就很可能在一整夜中,會有好一段時間,都是(能)處於75w左右這種運作狀態(當然不會一直停留在75w這個數字,不變化),而且即使跳脫變成純送風之後,也容易再次達到能以最低頻功率,來製冷的工作條件,一整夜下來,這種節電的效果,是很可觀,會讓人很有感的,低頻75w的節電效果,會讓人感覺低頻夠低的冷氣機,其耗電量已經與傳統交流14吋的電風(立)扇,相差不遠了。
尤其是製冷量比較偏高的冷暖氣機,低頻功率仍能有75w的節電效果,讓室內坪數較大的居室,也能有滿意的商品,可以選購。
如果最低頻是150w(或更高)的話,達到設定溫度,冷度足夠,跳脫變成純送風之後,即使再次達到最低頻功率,至少也要150w以上,而且跳脫為純送風之後,緩和上升到最頂峰的用電量多少,從頂峰的用電量,再下降到最低頻的過程之中,需要經過多久時間,耗用多少電力,這是一個問題。
低頻高低不同,電費差距大不大,沒有實測比較之數據,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然有一定的差異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