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大家:
我有一間超小的房間要裝冷氣,長2.7m、寬2.3m、高度約2.8m,總坪數大概是1.88坪。
在沒頂樓沒西曬沒固定熱源的情況下,查了網路上計算的冷房能力大概是需要1KW~1.1KW。
目前最小的冷氣好像都是2.2KW的,查各大日系廠牌,有標最低冷房能力的只有查到三家:
富士通(最低0.6KW)
三菱重工(最低0.9KW)
三菱電機(最低1.1KW,電機有0.9KW的但有點大台了4.2KW)
如果晚上睡覺只吹27~28度的話,壓縮機會不會一直跳停?
目前感覺就富士通能降到最低頻0.6KW
不知還有沒有更適合的廠牌或型號?
感謝
我醉超狂顛不亂 wrote:
想請教大家:我有一間(恕刪)
目前台灣販售機種應該確實以富士通標示的0.6kW為低頻最低的
日立我之前有詢問過原廠今年R32的3.6kW的頂級/尊榮機種,原廠回覆低頻為0.8kW
更小台機種(2.2-2.8kW),與其它系列不確定,也不一定會更低
國際之前找資料以較舊的型錄標示來看,應該也在0.8~0.9kW左右(不確定)
跳停比較有差的應該是濕度部分會上升,坪數真的小又不想那麼頻繁跳停,可能就溫度需要再設稍低一些了

以上給您參考

leohu881004 wrote:我們台灣的家用電壓就只有110/220兩種,日本的話就是100/200,可是人家日本的空調產品,有不少100V的選擇,因為小空間、小冷房能力的空調,消耗功率常常不到1000W,用100V的電壓早就綽綽有餘了。 可是在台灣,卻很少看到空調廠商做110V的表準分離式空調,這是為何呢?
目前台灣販售機種應該確實以富士通標示的0.6kW為低頻最低的
日立我之前有詢問過原廠今年R32的3.6kW的頂級/尊榮機種,原廠回覆低頻為0.8kW
更小台機種(2.2-2.8kW),與其它系列不確定,也不一定會更低
就像日本的吹風機,1200W 100V 的機種,電流最大是 12A,人家也只配上細細的電線,台灣的安規就偏偏要求廠商用最粗的電線,台灣規定都比世界各大先進國家嚴格,但電線走火事故並沒有比較低,這又是為何呢?
過去室內配電,大家早已習慣插座用2.0線徑、電燈用1.6線徑,現在照明逐漸LED化,用電越來越少了,但按照今年新修正的規定,室內配電無論插座或照明,最小線徑一律改成2.0?照明用2.0?這不是浪費材料嗎?
台灣為何都要搞一些獨步全球的法規?有創造出哪些了不起的成就嗎?我很好奇,還請各方專業網友協助解惑。
真的是這樣嗎?
依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現行之 CNS 3615 空調機冷氣能力組合試驗法,第5.1.3節之規定:
「空調機若標示最小冷氣能力時,應依本節進行試驗,未標示者得免除本項試驗。」
根本就不是啥:
各品牌冷氣機所標示的最小值因為沒有公證單位檢測過,參考就好。
自己去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標準網路服務系統查詢,CNS 3615 空調機冷氣能力組合試驗法,就知道內容了。
國家標準(CNS)網路服務系統檢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