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小弟最近一直有個困擾,想請問大家。
家中最近要入主新屋,目前想考慮裝全(顯)熱交換機,但自己上網做了點功課,也訊問了幾家廠商。當然都是各說各的優點。
自己查了一下網路評論,有說全熱是紙質交換芯,一段時間就要更換。不然會因吸了太多濕氣而變形甚至造成風阻太大,甚至發霉等等問題,而且交換芯也不便宜。換沒幾次都可以再賣一台了。
而顯熱的全鋁交換芯雖說可清洗,但熱交換率或去除濕氣及熱交換的效果就沒那麼好。而且,好像也沒問什麼廠牌的型號有出鋁交換芯的,好像只有Honewell有某些機型有,台灣不多。聽到的解示是說台灣的大都說台灣大都是日本或大陸的。而日本氣候很乾燥用鋁芯有"露點"及結霜的問題,且還要多個排水孔所以大都是紙質。但又查了一下現在的紙交換芯的品質都陸製的品質很差卻又賣很貴。所以想請問。有沒有人有各品牌型號的全熱或顯熱交換機的缺點分享。優點太多廠商說了,但都沒聽到什麼缺點的問題。
目前,在市場上的有熱交換功能的新風機有兩種,一種是全熱交換器,一種是顯熱交換器,這兩種熱交換功能有什麽差異呢?
就以我司多年不論是從設備上.施工上.使用上對比,全熱交換器更具優勢
全熱交換器英文全稱Energy Recovery Ventilation(簡稱:ERV),中文意思是能量回收通風設備。
顯熱交換器英文全稱Heat Recovery Ventilation(簡稱:HRV),中文意思是熱量回收通風設備。
有沒有發現,這兩者間無論中文還是英文,都只是一個漢字和一個單詞的差別?實際應用到新風系統,性能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全熱交換器能整體回收能量,包括溫度和濕度,顯熱交換器只能回收溫度這一部分,這是它們的本質差別。
熱交換芯的材料,是辨別兩者差異的關鍵。全熱交換器的熱交換芯一般是紙質和高分子膜,顯熱交換器熱交換芯一般是鋁質。
那麽這三種材料各有什麽優點與缺點?
全熱交換器的紙芯,不同於一般的紙質,其密度比普通紙要大很多,紙上設計有開孔,孔徑尺寸有一定的要求,大約為0.3微米,水分子直徑小於0.3微米,而氮氣、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的直徑都大於0.3微米,可允許通過水分子,在一定的潔凈程度下實現潛熱(濕度)的回收。
眾所周知,紙是不能遇水,遇水變皺,甚至會爛,這是其與生俱來的痛點,導致全熱交換芯的使用壽命短。
日常空氣中存在著一個“結露點”的概念,意思是當潮濕空氣接觸到等於或低於露點的物體表面時所產生的一種現象,比如在冰霜里拿出一瓶水,遇到比冰霜內高的溫度,瓶身就會“冒汗”,出現冷凝水。
體現在新風機裡,所謂的物體的表面就是熱交換芯的表面,由於新風機要交換室內外空氣,熱交換芯的溫度就會發生變化,室內外的溫差越大,結露風險就越高。
紙芯遇到這一現象,一段時間後芯體會有發黴的情況,極易造成二次空氣污染。
顯熱交換器的鋁芯,具有防腐蝕、易沖洗、耐擠壓、壽命長的優點,但是不能進行濕度的交換。無法進行濕度交換,在結露風險上遠遠高於全熱交換器。
有什麽辦法可以降低這一風險?
在使用熱交換器時,很多人會選擇配置“導流管”,導流管的作用就是將這結露、結霜之後形成的冷凝水導出來。但是,在北方這個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北方冬天室外氣溫較低,導流管容易發生結冰的情況,冷凝水無法排出,從而回淌到室內,會破壞室內的裝修。
北方寒冷的天氣下,選擇全熱交換的新風系統較為有優勢,減少結露、結霜的風險,其溫度和濕度的回收功能,同時降低了供暖系統的能耗。
高分子膜材料熱交換芯,熱交換性能更顯著
相對於紙芯的沒法進行水洗、易產生黴菌,鋁芯不能進行濕度交換的弊端,而高分子膜,其采用納米石墨烯抗菌透水膜專利技術作為全熱交換芯。相比紙質的膜材料,其具有無冷凝水、耐高寒、可水洗、防黴抗菌等優點,提供更舒適的新風體驗。
石墨烯具有極好的導熱性能,大大提高了新風的熱交換率,高達85%以上,遠超55%的國家標準。熱交換率的提高,也意味著產品更加的節能環保。
高分子膜無冷凝水、耐高寒的優勢讓新風機適用範圍更廣泛,在極寒的地區同樣適用,零下25攝氏度的高寒天氣中也能保證全熱交換器不會發生結露和結霜的現象,持續保持新風的使用效果。
而高分子膜縱使優點很多,也是會有缺點,缺點是高分子膜仍有使用年限的問題,一般來說,台灣濕熱環境,使用5年至7年後就會開始產生高分子膜邊緣脆化的疑慮.再者,如果脆化後勢必影響使用效率,以現在各品牌新風機有使用高分子膜交換芯的零件材料約15000元左右~
以上希望能多少幫忙你的疑慮........只是我的疑慮是?中國製的交換素子普遍都已經進化到高分子膜材質,紙質的我倒很少看到,不能說沒有!
『選擇正確的新風輔配件,全戶全室施工非難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