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好有兩台一模一樣的機型,不過一台室外機裡裝的是日立自製渦卷機,另一台是東芝單迴轉,忽然突發奇想來比較一下兩者的差異
- 渦捲式頂級系列
- 迴轉式頂級系列
差異1:渦卷式壓縮機本體體積較大,東芝的單迴轉式體積較小,因此可以發現迴轉機那台室外機底盤壓縮機腳座的位置較為往後移,且間距較小,也因應壓縮機型式不同,吸排氣的位置也不一樣所以冷媒銅管的配置稍有修改,在壓縮機吐出管後串接的乾燥芯含消音器,迴轉式的那台略長一些,渦卷的比較短。
- 渦卷式壓縮機
- 單迴轉式壓縮機
- 渦卷式壓縮機規格1
- 渦卷式壓縮機規格2
- 東芝單迴轉壓縮機規格1
- 東芝單迴轉壓縮機規格2
一、迴轉式壓縮機的判斷方式
一般迴轉式壓縮機的壓縮汽缸都位於殼體的下部(上方式馬達),側邊會有管子導入壓縮室,經由轉子壓縮後從轉軸中心吐出,所以整個殼體內是高壓高溫的氣態冷媒,大家在講的側邊一根管子或兩根管子就可以看出裡面有幾個迴轉式的汽缸(日立有個分成兩段壓縮的迴轉式除外,雖然內部也有兩個迴轉式汽缸)
日立這台28NK1在液汽分離器出口只有一支管子接進壓縮機代表這顆式單迴轉的

二、渦卷式壓縮機的判斷方式
直立式的渦卷式壓縮機通常渦卷汽缸都位於殼體的上側,下部是馬達,在頂部的偏一側會有根管子,殼體側邊的中間偏上也有根管子,渦卷式從構造來看冷媒是由渦卷的側邊進入,經由旋轉渦卷不斷迴轉將冷媒漸進壓縮式中心後吐出,所以整個殼體內部也是高壓,從上述來看壓縮機本體頂部偏一側較粗的管子是吸氣管,殼體的側邊那根較細的管子是吐出管,當然大顆的渦卷式也有剛好相反的設計,例如黑金剛的渦卷式壓縮機殼體上部有根往側邊較細的管子是高壓吐出管,側邊中段的位置是吸汽管,這種設計可以容許未完全汽化的液態冷媒進入壓縮機而不會造成液壓縮。
下圖這是日立招牌的家用小型渦卷式壓縮機就是上進側出的形式

差異2:採用迴轉式壓縮機的相同冷氣能力下額定能力及中間能力的消耗電功率都較低,冷媒充填量也減少,用一張表把室外機貼紙的規格數據整理出來就很明顯了
RAC-28NK | RAC-28NK1 | |
額定冷氣能力(kw) | 2.8 | 2.8 |
額定冷氣能力消耗電功率(W) | 557 | 550 |
中間冷氣能力(kw) | 1.3 | 1.3 |
中間冷氣能力消耗電功率(W) | 203 | 194 |
額定暖氣能力(kw) | 3.4 | 3.4 |
額定暖氣能力消耗電功率(W) | 680 | 680 |
冷氣額定運轉電流(A) | 2.9 | 2.8 |
R-410A冷媒充填量(kg) | 1.18 | 1.03 |
CSPF值 | 6.85 | 7.10 |
接著就直接來聽聽渦卷式與迴轉式壓縮機運作時兩者的音色差異
日立渦卷式壓縮機啟動到中頻運轉聲音
東芝單迴轉式壓縮機啟動到中頻運轉聲音
東芝單迴轉式壓縮機啟動到高頻運轉聲音
另外也發現NK1在低負載的環境下運作耗電也約在110W左右,也算是非常省電了(室溫面板顯示24度:遙控器設定冷氣模式24度靜風等約30秒就能發現壓縮機持續在低速運作)國際牌的軟體設計要比較久,大金的會根據環境變動有可能量測到的數據不是最低頻
日立主打的變頻熱泵三合一空調也是採用東芝的壓縮機,不過是雙迴轉的而且排氣量較大,因為為了要能有效率的製作熱水通常都會加大排氣量讓更多高壓高溫的汽態冷媒根冷水做熱交換,像日本有專門適用東北地區高效暖房的機種在室外機的鰭片較一般機種面積大且較厚,壓縮機的排氣量也選用較大的來維持暖房的能力


液汽分離器出口式兩根管分別進入壓縮機內的兩個迴轉汽缸

說到日立的複合式空調因其式利用室外機上的雙套管熱交換器把高溫冷媒的熱量傳遞給自來水透過循環泵循環儲水桶裡的水就變熱水了,原廠的安裝規範有說明在室外機的進出水口端應裝配三通及考克方便日後藥水循環清洗那迴圈雙套管熱交換器(像在洗冰水機的砲管一樣),看很多店家安裝都直接軟管接一接而已,這樣也是能用,不過日後要保養就比較費工了

出入水口應該要裝設配洗三通方便日後洗管,看板上有棟討論日立熱泵已經蓋很高的樓就有人不是這樣接的造成不能保養

結論:現今政府的節能標準日益提高,廠商也為了要降低生產成本,加上大排量的迴轉式壓縮機也日趨穩定,所以小型中央空調到家用空調的壓縮機幾乎青一色都是迴轉式的天下了,不過因為其機械結構先天的運轉音色就是有個悶悶的聲音,當室外機裝在某些環境位置,人在特定的距離跟位置就會感覺有很明顯的低頻共鳴音,有時轉個頭讓耳多換方向就又聽不到,這時只能換室外機的位置來改善,因為這種低頻是可以傳的很遠,即使再包更多層的吸音棉也是於事無補,所以一開始在安裝時就盡量要選擇離平常生活起居空間較遠的地方來減少後續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