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奈價格高昂 家人無人支持 只能用自己在學校代課的收入 替自己上課的教室換上2台富士通 NOCRIA AWC-14LSAZ 價格整整是原本家電行老闆建議的兄弟牌冷氣的3.3倍(3.2萬對10.5萬) 但在僅僅4個月的數據支持下
就讓太座點頭答應換下大教室的水冷冷氣 改用3台14LSAZ取代 這也就是今天要講的主角
2010年 在經歷房東要出售房屋而必須搬遷的波折 最後在現址買下土地 再以補習班規格規劃房子 並以9.5個月的工期(2010/1/16日動土 2010/10/26進駐開始上課)建好 搬入開始上課 期限之短 也暴露出當時規劃的冷氣安設 在後來有許多缺失 在之前的NOCRIA X(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8&t=4479294)及NOCRIA Z-50(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31&t=6116389)都有提到 冷氣的安設 必須連後續的清潔保養 維修都考慮進去 才能長治久安
像是這種以A架靠牆安裝 非常常見 但是我發現根本無力清潔背後的散熱排 日積月累 最後效率必然下降 而開始耗電 甚至損壞

這是更新拆下後的室外機後方散熱排 髒污堆積明顯 自然效率不彰

所以在後來更新時 我都考慮清潔室外機散熱排的方便性 當然也需考慮安全性
下圖就是此次安裝前 自己畫的預想圖之一 懸掛在陽台上方 後方可以樓梯站立清潔 並預留未來需要維修的施作空間 無須高風險施作

原本是要兩台都置高 後來發現還有海水冷卻機 會直接吹向室外機 且未來拆機會出現塞住 無施作空間 故改採放置女兒牆上 但採內縮 避免高風險施工

原本的陽台 在放了四台室外機後的壅擠


此次更新的起點 放在魚缸上方的這台冷氣出現故障碼 9年前安設此海水缸時 就有一旦壞了只能更新的覺悟 但真的壞了 措手不及 還好 更新計畫是已經籌畫已久 只是正式執行而已

其他兩台倒是還正常工作 但是整體就全更新



預定新位置 因為改成兩台Z-63 所以預想調整的位置圖 讓吹拂面積更均勻些
高度略降一些 方便清潔時就手 因為舊機型離輕鋼架太近 清潔時很拗手

此次更新的內容是
拆下原本三台AWC-14LSAZ 額定冷房能力4.0KW*3=12KW 最大能力5.3KW*3=15.9KW
改用兩台ASCG-063KZTA 額定冷房為6.3KW*2=12.6KW 最大能力為7.3*2=14.6KW
額定略高 但畢竟只有兩台 最大能力略小 這是數目變少的缺陷 但是無第三台施工空間 只能折衷 但是低頻由14LSAZ的0.9KW進步到0.7KW 總體效率到底會如何? 會是這次實驗的重點
安裝過程就省略吧 完工後是這樣情景
室內機圖 左邊靠教室前方

右邊靠教室後方

室外機安設成果 左邊前方的在女兒牆上

教室右邊靠後方的 採懸掛式並用舊架當錨點 比固定在天花板上柱條更穩一點

陽台後方全景

個人希望這個設計 可以讓未來的清潔維護能更方便 散熱效率會比過去靠牆的方式更好
再來要整理過去10年多的數據 跟現在的比較 請諸位看倌耐心等候 我也很好奇會是怎樣的結果 15年的差異 效率會有甚麼差距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