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示值高壓為3000kPa=30.591kg/cm2 G,低壓為1300kPa=13.256kg/cm2 G,電流為6.5A

在兩台內機都滿載運轉狀態下低壓為13.2kg/cm2 G,電流為6.46A,非常的正常

但其中2.8KW的內機出風溫度只有20.5度

另一台小台2.2KW的出風溫度只有21.3度

迴風口溫度兩台都在24度左右

可以看出出迴風的溫度差大概只有3度!!!



這時開啟除溼機濕度已經超過溫溼度感知器的量測範圍直接顯示HI

之後關掉2.2KW的內機後並把2.8KW隱吊式內機進入工程模式把風量靜壓從H4調到L1,這時幾乎沒什麼風感,出風溫度終於小降了一些來到13.9度

按進階設定10秒鐘進入工程模式,再按四下進階設定到螢幕顯示52,接著按上下鍵調整到L1按確認

目前經過推論計算頓時豁然開朗,為何同樣使用R-32冷媒,但國際牌卻特別省電,但01上也一堆抱怨臭酸的問題,其原因就在於國際把冷排的溫度提高,但保有降溫的效果(可從出風溫度看出),但是用手摸出風口可明顯感受到出風的空氣是濕涼的感覺,不像自家日立窗機28NA及日規大金滿載運轉時那種冰凍乾爽的感覺,以下用一張圖來解釋一下

國際設計的低壓壓力是1300kPa=1.3MPa,這時對應的蒸發溫度約18度,如果國際能將膨脹閥及壓縮機轉速等運轉參數調整到蒸發溫度5度,此時因為空氣通過鰭片都能迅速達到露點溫度以下,除濕效果就能變好,出來的風就能像其他廠牌一樣冰凍,也不會造成整個空間潮濕的感受,但調低蒸發溫度這樣會造成壓縮機的壓縮功率增加(藍色箭頭),整體能源效率就沒那麼省電好看了,目前國際的調效就是在圖中淺藍色箭頭的狀態,能降溫,但是空氣沒辦法完全到達路點溫度以下進行除溼,就會感覺潮濕悶熱,但其實溫度很冷,是因為潮濕才使人體感覺很熱
手邊也找來了日立一樣是一對二的冷氣,雖然是採用R-410A的冷媒,但不同冷媒有不同的蒸發壓力及對應的溫度,RAM-50NK的外機搭配22+28級的內機在CNS標準室外35度,室內27度滿載運轉的狀態其低壓為9.8kg/cm2 G,利用冷媒尺查出對應的蒸發溫度為9.29度,比起國際的相差了大概8度

低壓壓力9.8公斤對應的蒸發溫度是9.2度

後來突發奇想將室外機內兩顆電子膨脹閥的感溫棒移除,想說看會不會電腦感知到經過膨脹閥出來的冷媒還是很熱,而加大膨脹閥開度,結果還是無效,個人覺得應該是電腦已經鎖住膨脹閥的最大開度的步進馬達步數,避免效耗電功率太大而不省電
準備拆解室外機

室外機板件拆卸中

A室膨脹閥出口感溫棒移除

B室膨脹閥出口感溫棒移除

另外最近也發現室外機壓縮機啟動時因為這台配置的是單迴轉式的壓縮機,剛啟動因為冷媒高低壓力差還未建立,造成壓縮機運轉不順,就會有答答答答.................的異音,等到壓差建立起來運轉才會順
下圖是剛買來時拆開外殼來看看國際有哪些厲害的結構設計拍下的照片及壓縮機圖,室外機那個兩葉的風扇送風阻力應該很低

扇葉還有高爾夫球面設計,也可減低送風阻力從而減少馬達耗電量

壓縮機是配置國際單迴轉的壓縮機

壓縮機型號

壓縮機啟動時的異音,影片大約50秒時才開始平順運轉
總結:目前大概知道很多使用國際牌壁掛型的冷氣為何會有臭酸味了,其一就是因為原廠的設定就是為高顯熱空調的設定,再來壁掛型的內機水盤保溫保力龍竟然是設計於內層用膠與塑膠水盤貼合,長久高濕的環境以及空氣中的髒污堆積在水盤生菌就會產生異味,而目前自身這台冷暖一對二搭配的是隱藏式的內機,加上因為感覺都濕氣很重,最後都保持設定16度急速運轉,所以壓縮機長期都維持在高頻運轉,加上水盤是鐵製加上烤漆,所以還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但是空氣還是潮濕的感覺。之前也去國際牌的嘉義分公司詢問想調整冷氣的運轉參數,但卻說台灣國際的冷氣是依據日本母廠的參數下去設計製造的,不是說想調就可以調,還要徵得日方的同意才可以


 ,又講道說保固的問題,但本人其實最不在意的就是保固,因為空調的大小毛病自身只要有零件工具大概都能處理,保固是給沒辦法DIY維修的客人有個安心的靠山
,又講道說保固的問題,但本人其實最不在意的就是保固,因為空調的大小毛病自身只要有零件工具大概都能處理,保固是給沒辦法DIY維修的客人有個安心的靠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