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全熱空調 規劃 臥室的輕微負壓設計

版上各位前輩 大大好
小弟最近想要裝潢房子,也想趁此機會評估全熱交換機
評估過程有以下幾個困難點想要跟板上有安裝全熱交換機的先進們請教
感謝再感謝


(1)建商的全熱在戶外的 進封口和出風口
距離僅有一公尺
這樣是否太近而需要另外規劃其他的風口呢?
(2)建商規劃的所有過樑洗洞僅有6吋(戶內 跟 通往戶外都是6吋)
小弟室內40坪 不知道6吋管是否夠全戶的 進 出 風量
(3)家人裡面有醫療相關
如果我規劃每個房間都在遠端有回收風口
乾淨的針對戶內出風,我想要規劃在中央走廊
這樣臥室內都是輕微負壓配置
這樣的概念是否有缺點

(4) 聽說辦公室全熱幾乎都是 輕微正壓設計
二氧化碳會相對比較重會走門縫慢慢溢散到走道區
這樣每個辦公室座位上方的走管,僅需要一組出風管
可以節省回收風管
不知道版上是否有相關專業人員回答為什麼辦公室不做輕微負壓設計呢?
2021-05-29 14:29 發佈
出風口與回風口的距離是否過近取決於出風氣流有沒有被回風口吸回發生短循環的可能,相距一米應該是太近了些。
全熱交換器的意義在於換氣時,經由全熱換器素子的媒合回收,可以減少能源的耗費;除非你是整間屋子都同時開啟空調機,否則無論是正壓或負壓的管路規劃,都會折損能源流收的效果。
graduate2003 wrote:


您好,
即使每個臥室都獨立配置進出風管
也很難保證全戶會同時開啟空調
且如果風管到最後都是彙總到全熱交換機
感覺好像也沒特別省電
還是說每個臥室都獨立進出風管會有其他設計?
找明曜興業現場評估
scott1014 wrote:
即使每個臥室都獨立配置進出風管
也很難保證全戶會同時開啟空調
且如果風管到最後都是彙總到全熱交換機
感覺好像也沒特別省電
還是說每個臥室都獨立進出風管會有其他設計?

除非是採一房間一主機的一對一配置,否則各房間的進出風管都會匯集到機器的總管。
graduate2003 wrote:
除非是採一房間一主機...(恕刪)


您好
這樣聽起來
如果沒有一個臥房配置一台主機
其實也不太需要特別考量耗電的問題
畢竟全戶共用主機
最後風管還是彙總在一起了。
謝謝
scott1014 wrote:
這樣聽起來
如果沒有一個臥房配置一台主機
其實也不太需要特別考量耗電的問題
畢竟全戶共用主機
最後風管還是彙總在一起了。

全熱交換器如果是應用在人多且密閉的開放式辦公場所最好,人少耗氧量不多的私人住宅那就自行斟酌囉!
graduate2003 wrote:
全熱交換器如果是應用...(恕刪)

 
您好
聽起來住宅只裝一台全熱交換器沒有很理想也未必有必要
看起來一般住宅真的未必需要裝了
謝謝你的回覆
1. 相距一公尺已經很遠
2.6吋很大了,重點是最後要調整風壓
3.微負壓是想要把管道間異味都引進屋內?
4.回風口可以少,又不是越多越好
住家有條件(高度夠)能裝全熱+全室除濕最好
因為裝了隔音窗就不會想開啟,裝全熱是幫你換氣,但台灣很春秋很潮濕,不用相信冷氣機的除濕!
如果真的不清楚,就都不要裝。
scott1014 wrote:
版上各位前輩 大大好...(恕刪)
IN-Design Studio
AMONGOO wrote:

1. 三位看過現場的師傅都說不夠
爬文一下大多數人也都說一公尺不夠
我是不清楚你有什麼方法相距一公尺足夠
2. 後來有好心的專業人士來提醒
6吋管可能會夠 但馬達可能會比較大聲
你沒有考慮到噪音問題?
3. 微負壓在我內文有寫很清楚
會把乾淨的風口置放屋子中央走廊
不清楚你說管道間的意思為何?
4. 請參閱我內文
可能你沒有閱讀清楚

如果不清楚都不能上來這邊問
是不是乾脆把Mobile01關起來算了
反正不能問
特別是不看清楚內文的人最喜歡不讓別人問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