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省電♥顧健康【Panasonic PX頂級旗艦分離式空調/冷氣】帥哥美女到大叔家的開放廚房裝機紀實

大叔20年前買房到現在,買過兩間房(5年屋/25年屋)共裝過13台冷氣(窗型3台,分離式10台),但說真的,其實很少有機會從頭到尾認真地"欣賞"過分離式冷氣的安裝過程,什麼銅管長度,危險施工,鑽孔洗洞,機器抽真空等過程,大概都是一知半解。母親節前,剛好有機會,這次大叔家的開放廚房要裝冷氣,讓大叔我"享受"了一次難得的經驗,所以把過程詳細地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開放廚房裝冷氣,而且能夠有效去除廚房PM2.5的汙染源,對於在廚房炒菜以及餐廳吃飯的家人,就是健康的最大保障了。

【前言】
大叔新家(25年大樓)花了3~4個月重新整理,空調的部分,在4個房間(有0.2坪不計坪數的雨遮)分別裝了2.8KW的冷暖氣機,2.8KW對於非頂樓&沒有日曬的房間很夠用;客/餐廳+廚房是個大空間,共13.5坪,當初裝了11KW的冷暖氣機,想說11KW的冷暖氣機號稱可以用在16~18坪的空間;但是其實,理想和現實還是有一段距離。因為大叔新家的客/餐廳加上廚房/走道是不規則的15坪形狀,11KW的冷暖氣機從前陽台(面向南方)經過6.5公尺的吹送才能到達中間的玻璃門,但是玻璃門的有效開口僅寬1.5米/高2.1米,後方則是5.5坪的開放廚房(餐廳+廚房),冷房的效率集中在8坪的客廳區域,根本吹不到10公尺的餐廳角落座位,更何況是有明火的廚房的區域。想像四/五月天的北台灣,中午戶外高達36度,但室內都已經29~30度了,大叔全家五個人坐在餐廳吃飯,其實很熱很熱很熱(因為廚房有瓦斯爐/烤箱/微波爐/冰箱/冷凍櫃等熱源,戶外體感溫度高達44度),冷氣機的風倘若不能直接吹到人體,其實是不夠涼爽的,於是乎想起在廚房餐廳裝設冷氣機的想法。幸好大叔當初有裝了客餐廳的玻璃隔間門,可以讓客廳11KW的冷氣負責9.5坪的區域(客廳8坪+走道1.5坪)。而新的冷氣只負責5.5坪餐廳+廚房的開放空間。
▼房屋平面,權狀59.5坪(室內38坪,陽台4.2坪,地板坪33.5坪,其他18坪是公設和停車位)

▼五月天的北台灣,中午戶外36度,體感溫度高達44度。

【緣起】
7年前大叔舊家的客/餐廳(約11坪)裝過CS-LX90A2 / CU-LX90HA2《變頻冷暖》頂級旗艦型 LX系列(2.2KW~9.0KW),當時那個室外機還是兩個疊起來的風扇,記得7~8年前家用最大的空調就是國際牌LX系列了,這期間對於ECONAVI與nanoe奈米水離子,強力抑菌防霉的功能留下很好的經驗。大叔我家的新屋(中古大樓)剛剛整理好,由於廚房/餐廳並沒有裝空調,本想說由客廳的冷氣對流過去,但又怕效果不佳所以新家的餐廳+廚房的5~6坪的開放空間,就會聯想到Panasonic最新的--PX頂級旗艦分離式空調系列(2.2KW~12.5KW)。也剛好就看到mobile01與Panasonic的活動(好湊巧),想說就報名一下試看看,也很幸運被選重;四月底活動小組也派人來大叔家先勘場(那時候才剛整理完),之後活動小組也通知被選重,並安排送機器及安裝的時間。

【活動時間紀錄】
(1) 4月底勘場
(2) 5/5冷氣送達
(3) 5/8冷氣安裝
5/5冷氣的室內式外機就已經送達了,後來看到外包裝,產地是新北市中和區的台灣松下工廠,MIT的感覺好親切喔。
▼室內機CS-PX50FA2和室外機CU-PX50FHA2,所以是變頻冷暖喔。

▼5/8當天早上8:45分Panasonic服務站的3位工作人員已經到了,比約定的9點還早,其中兩位工作人員先打量一下今天要安裝的機器,大叔我詢問比較資深的服務人員(比大叔長2歲)今天的施工時程,資深的服務人員回答約3~4個鐘頭,大叔我希望安裝的過程慢慢來,不必急。

【安裝流程】
今天的安裝流程如下,從8:40~12:40,將近4個小時,流程如下 :
- 檢查室內外機的機器
- 安裝室內機
- 安裝室外機
- 安裝管線,包括鑽牆洗洞 & 安裝電源
- 抽真空,上電源,完工測試
▼產品外包裝 :
- IMG_7478

- IMG_7479

- IMG_7481

- IMG_7482

- IMG_7483

- IMG_7484

▼安裝前置作業 :
- IMG_7486

- IMG_7487

- IMG_7488

- IMG_7489

- IMG_7490

- IMG_7492

▼室外機前置作業 :
- IMG_7495

- IMG_7496

- IMG_7497

- IMG_7509

- IMG_7510

- IMG_7511

▼室內機前置作業 :
- IMG_7498

- IMG_7500

- IMG_7502

- IMG_7503

- IMG_7504

- IMG_7505

- IMG_7506

- IMG_7507

- IMG_7508

- IMG_7516

▼銅管準備作業 :
- IMG_7539

- IMG_7540

- IMG_7541

- IMG_7543

- IMG_7544

- IMG_7545

- IMG_7546

- IMG_7547

- IMG_7548

- IMG_7549

▼室內機固定前作業 :
- IMG_7552

- IMG_7555

- IMG_7556

- IMG_7557

- IMG_7558

- IMG_7559

- IMG_7560

- IMG_7566

- IMG_7567

- IMG_7568

▼室內機固定作業 :
- IMG_7572

- IMG_7573

- IMG_7587

- IMG_7589

- IMG_7593

- IMG_7594

- IMG_7595

- IMG_7597

- IMG_7603

▼室外機作業 :
- IMG_7563

- IMG_7565

- IMG_7575

- IMG_7579

- IMG_7583

- IMG_7601

▼電源線作業 :
- IMG_7590

- IMG_7598

- IMG_7600

- IMG_7602

底下的10個小短片,是安裝"Panasonic PX頂級旗艦分離式空調/冷氣"的紀錄。但無論影片如何拍攝,還是無法完全描述出安裝人員的專業與認真啦。其實找到有經驗的師傅,就可以很放心的交給他們。
▼機器檢查準備
▼後陽台準備安裝室外機
▼後陽台前置作業
▼後陽台鑽孔洗洞
▼冷氣銅管安裝
▼室內機準備
▼室內機安裝
▼管線抽真空準備
▼管線抽真空
▼安裝220V電源
【心得】
Panasonic遙控器使用起來非常容易,日期&時間的設定很直覺,這樣就可以方便預約。這20年來第一次設定冷氣遙控器的日期&時間。因為以前用的牌子都是日文,很難設定。


另外,PX系列的室內機外觀是"變形金剛"耶,這樣進氣過濾的面積加大(上方&正面),真的很先進喔,真的是"日本同步,品味生活"齁。
俗話說 : "進廚房就不要怕熱",但是大叔我怕熱,現在廚房因為有冷氣了,所以也不必怕熱了。感謝台灣松下行銷部的安小姐,中和服務站的站長(安裝日&勘場日和行銷公司人員來過),以及資深又專業的黃姓服務人員與其他兩位認真的服務人員熱心幫忙(爬上爬下),讓大叔在母親節前夕,老婆(三個孩子的母親)從此進廚房也不避怕熱了
。站長也親切地提醒我,後陽台的防盜窗的窗戶要抱持空氣流通,主要是防止室外機因環境溫度升高而"熱當";行銷部人員也跟我分享Panasonic的空調特色和"Smart 智慧多元控制",大叔我也預計要買"無線控制器 CZ-T007"來裝;黃姓服務人員算是軍中學長了(他是32軍有線通信營,我是花防部/32軍210師通信營轉本部連),也諮詢冷氣安裝及後續保養相關細節,還有329體能戰技的經驗(Men's Talk)。當天周末夜,老婆炒菜,大火油煙四起,廚房PM2.5飆到紫爆,Nanoe X讓PM2.5很快又回到綠燈,這下子健康的問題就不必擔心;這真的就是"Panasonic PX頂級旗艦分離式空調"裝在開放廚房的最大好處了。

▼在使用手冊的28頁,對於PM2.5偵測有進一步說明,大叔認為PM2.5對於健康影響甚大,Panasonic這個"PM2.5裝置"對於空調/冷氣是大大的加分。



【後記】
(1) 感謝台灣松下 / Mobile01的活動相關人員,讓我對分離式冷暖氣機的安裝多了一份更詳細的認識。
(2) 環保新冷媒對大氣層的影響較輕微,效率也較高;目前政府有1600/2000貨物稅退稅。
很快地,4小時的安裝就結束了,也很高興認識這位跟我同姓的師傅,也彼此分享一些安裝冷氣的知識和經驗;Panasonic的團隊還要趕往下一個場地,5月份是冷氣安裝的旺季。

台灣松下的服務人員也提醒我要記得上網註冊喔。

安裝/使用說明書下載 : (P.38~P.47有關安裝的說明)
https://pmst.panasonic.com.tw/PSMIOUT/DL/DLFiles/2386/0_H_25901.pdf
使用說明書下載 :
https://pmst.panasonic.com.tw/PSMIOUT/DL/DLFiles/2459/0_H_26192.pdf
5/18新增5小時用電紀錄 :
今天16:30~21:30,基本上就是晚餐的洗菜/煮飯/炒菜/吃飯/洗碗的時間,用了近$3的電費。
▼一開始機器顯示,室內溫度29度,室外溫度28度,

▼結束時機器顯示,室內溫度24度,室外溫度27度,

▼費用約$3元 (參考電價 : $1.63元/度)。

5小時花$3元,全家可以享受舒適的用餐環境,真的很棒。當然,一台4~5萬的空調/冷氣,如果能夠用上10年/15年,平均一個月成本攤提相對小($200~$300);就是用越久省越大的 概念。接下來讓大叔我繼續記錄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