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瓷暖風機:升溫慢,但連續使用下,小空間的暖房效果尚可。主要缺點是風聲大,擾眠。
2.電熱扇:安靜無聲;機器本身加熱快,但只局限於扇形照射到的範圍,暖房效果有限。主要缺點是晚上睡覺使用會太亮,擾眠。
3.煤油暖爐:明火升溫超級快,暖房效果明顯有感;適合用在客、餐廳等開放式空間,整個空間能均勻升溫。但缺點不少:
(1)開、關機媒油味太臭。
(2)臥房不適用:1次只能使用3小時,時間到前會BB叫,聲音頗擾人。另外,雖然有一氧化碳偵測,但說明書有特別強調「睡覺時不能使用!睡覺時不能使用!睡覺時不能使用!」
(3)代理商定價高,直接把日幣單位改成新臺幣賣。
(4)要特地買煤油有點麻煩,而且煤油比電價貴,所以使用成本比較高。
4.電膜電暖器:重量極輕,1隻手即可抓舉,是特別設計用以取代笨重的葉片式電暖器的機種,適用於小空間(4、5坪以內)。機器本身加熱快,採自然熱對流原理,電膜加熱旁邊的冷空氣後向上送出熱空氣,熱空氣上升,帶動下方的冷空氣自動進入電暖器內加熱,不斷循環升溫。無風扇所以很安靜,但也因為無風扇,所以熱對流速度比不上煤油暖爐來得快,約需要半小時左右,才有明顯有感的暖房效果,但只要溫度一上來,整個房間就可均勻維持設定的溫度。安全性方面,發熱處採植絨或塑膠保護,避免誤觸燙傷,其在耗電量、暖房效率、重量、安全性等各方面,取得不錯的均衡;但我買的機型在加熱時會散發濃烈刺鼻的塑膠味,最後發現臭味來源是被加熱的塑膠保護蓋,把它拆掉後就沒有任何味道了(但也因此,誤觸的話會有燙傷之虞),目前是小空間暖房的主力機種。
5.冷暖空調:暖房快、效率高、省電,是最方便安全的選擇。主要缺點有二:
(1)「上熱下冷」,熱氣集中在空間上半部,造成「頭熱腳冷」,是造成頭暈胸悶的原因,克服的方式是搭配循環扇,把冷空氣吹上去、熱空氣打下來。
(2)空氣會愈吹愈乾燥,最好要搭配加濕機或噴霧機,否則很容易鼻塞、喉嚨乾痛,家有嬰幼兒的話要特別留意。
6.移動式地暖:

是大陸近年流行的電暖器,也是本文的主角。由臺商研發製造,購入管道為淘寶;視機型大小,價格加上運費約為新臺幣3000元至6000元不等。原理及優點與電膜電暖器一模一樣,但因為特殊的低矮長方體造型,進、出風口長達1公尺(或以上),加上搭配220V的大功率,適用於7、8坪左右的空間。加熱不慢(與電膜電暖器一樣約需半小時才明顯溫暖有感)、無聲、無亮光、無味、均勻暖房無死角、空氣不乾燥,根本就是集合眾家優點的完美機種!中段加熱器為金屬烤漆,搭配左、右鏡面塑膠保護蓋及觸控按鈕,外貌協會的人應該不會失望;附遙控器(這個質感就普通了),不用起身就能開關機、調溫,相當方便,還有預約開、關機的功能,是各種電暖器中,最讓我滿意的機種。但是,它還是有一些缺點:
(1)大陸電器使用220V,台灣家庭最常見的就是冷氣用的T型插座,所以使用的場地會受限。且大陸插頭規格為三叉,所以要再另外購買220V專用的轉接頭或延長線,可Google「220V延長線」,但要注意轉接頭或延長線的負載功率需大於機器本身的最大功率。
(2)重量視機型大小,7公斤起跳,說重不重、說輕不輕,基本上就是放定位後就不太會再去移動。而且因為重,所以只能用速度較慢的海運來臺,從我下單付款至到貨,約12天。
(3)中段加熱器為金屬烤漆,質感雖好,但加熱時頗燙。故意摸一下,停留個幾秒還不至於燙傷;但背面有幾處的溫度特別高,之前誤觸被燙到,但沒有到燙傷的程度。只是家有小朋友的要特別注意,小朋友皮膚薄,不論正面或背面,摸到恐怕有燙傷之虞,個人覺得這是最大的缺點!權宜之計就是盡量靠牆擺放,並告誡小朋友禁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