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提供一個觀念
CSPF值=新的能源基準是用冷氣季節性能因素(Cool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 CSPF)
它不是叫“客戶使用滿意度標準”
所以請分清楚這個詞的用意,意思就是數值不代表這台冷氣會比他牌冷,比他牌安靜,過濾效果比他牌好~~~就只是省電,OK?
再一個觀念:當一個管理的單位設計出一個可以區別等級的規則時,“有些”品牌就會一直從規則裡找到突破點,讓“數值”好看,異常的好看。但是實際使用滿意度是這樣嗎?
就像雙B車有在那裡一直強調他多省油嗎?他的設計理念是專注在省油嗎?會買雙B的人會因為他們不省油就不買嗎?
CSPF值不是購買冷氣的唯一考量,請想好自己要的是什麼,在去找符合條件的產品,別一昧的被廣告吸引。
還有一個觀念,不是所有的空調品牌都有自己“研發軟.硬體”的實驗室或研發團隊(壓縮機控制,溫度控制,設備通訊....等),任何行業都一樣,羊毛出在羊身上,價格差不多的產品很可能出生地都一樣或是身上某個部件是一樣的廠商生產,所以A會發生的問題在等級一樣的B身上可能也一樣發生。當然~耐久度也是一樣。
所以挑選冷氣,不是數值漂亮就好,先從環境條件下選擇大小再來取經(吸取別人的使用經驗)然後看預算挑選自己“適合”的產品吧!
然後購買冷氣最常遇到兩種問題,“安裝問題”跟“設備問題”,請先分清楚是哪一邊的問題再來究責,會是比較妥當的處理方式,相對也會得到比較好的處理方式~~
不然明明是安裝的問題卻一直怪罪販賣商或是製造商,機器設計爛,賣場亂賣機器...等!並不會得到比較好的處理方式哦!反之亦然。
購買冷氣跟買車不一樣,車可以試程,冷氣在賣場沒辦法(除非朋友家有得試吹),所以所以所以,別太相信賣場銷售人員的一張嘴,通常只顧賣的人不負責裝(大賣場),可能也從來沒裝過冷氣...所以這種推銷也相信並不符合邏輯吧!這是需要做功課的消費,不然衝動之下一定是自己承擔(跟一夜快活一樣)不會有人幫你分擔,所以認真點做一下功課不會少一塊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