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8 wrote:下圖是2008年Panasonic2...(恕刪) 喔 所以看來就真的是EER優先變成了中低頻優先的機器了吧就看用戶要額定EER優先的機器還是CSPF中低頻強的機器了吧不過不管是哪個基準的機器最高頻的EER應該都不會有額定下的EER理想吧
敝人只是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感恩之心,回饋大眾並揭露一些隱藏的訊息,並不敢胡說八道。所謂富裕只在說明,實際符合CSPF自外氣溫度23度C即開冷氣,所花電費自然較多。而小資也只在形容,接近外氣溫度33-35度C才開冷氣,盡力節省電費的情形。如有說明不夠詳細之處,尚請海涵,並請提供意見理性討論。所謂“教學相長”,敝人也能藉此機會,從討論中學到許多知識。
而在一開始敝人已經指出外氣溫度24-26度C時,很多人不會開啟冷氣。因此就算24-26度C(共850小時,約總時數2486小時之34%)時的EER數值高達10,也是看得到而用不到的。但是CSPF數值計算時採計了這一區間,卻因此形成過度虛胖的現象。而在外氣溫度≧33度C的部分:則因為採計時數太少(僅72小時,約總時數2486小時之2.9%),形成CSPF數值不具代表性的情形。此時反而是傳統額定能力[35度C時]的EER數值更貼近需求,對嚴苛氣侯更具有代表性。CSPF數值成功區別了“定頻式”冷氣與“變頻式”冷氣的省電性但是在“變頻式”冷氣的區別上:個人建議以額定能力[35度C時]的EER數值,參照CSPF數值下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