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要買冷氣爬了一些文,剛剛去能源局網站查了一下,以國際牌為例:
3.產品型號: CU-K36YCA2
4.冷氣機機組構成方式: 一對一分離式
5.額定冷氣能力: 3.6
6.額定中間冷氣能力: 1.8
7.額定冷氣能力消耗電功率: 0.859
8.額定中間冷氣能力消耗電功率: 0.315
9.冷氣季節性能因數CSPF: 6.00
10.室外機冷氣季節性能因數CSPF:
11.最低能源效率基準: 3.90 W/W
12.是否符合最低能源效率基準: 符合
13.登錄編號: ACN-106-0367
14.年耗電量: 713(度/年)
VS
3.產品型號: CU-PX36CA2
4.冷氣機機組構成方式: 一對一分離式
5.額定冷氣能力: 3.6
6.額定中間冷氣能力: 1.75
7.額定冷氣能力消耗電功率: 0.774
8.額定中間冷氣能力消耗電功率: 0.268
9.冷氣季節性能因數CSPF: 6.80
10.室外機冷氣季節性能因數CSPF:
11.最低能源效率基準: 3.90 W/W
12.是否符合最低能源效率基準: 符合
13.登錄編號: ACN-106-0756
14.年耗電量: 629(度/年)
以CSPF是正確符合台灣使用冷氣情況的前提下:
兩者一年相差84度,以一度3元算等於一年省252元,兩台冷氣價差約5000
代表要20年才能把差價省回來,這樣的結論是正確的嗎?
還是在省電方面其實是低頻與夠大台最重要?CSPF別太差即可?
另外爬的文越多,看到國際牌冷氣有問題的文就越多LX、PX都有...本來決定要買又開始猶豫了
換日立又好像維修不太給力,喜歡拖過保固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