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燒 wrote:我只能笑笑...(恕刪) 印象中上面那種逆止閥是傳統定頻機在作冷暖切換時變更毛細管阻抗用的,如果這個逆止閥真的壞了,頂多就是閥體打通而失去變更毛細管阻抗的功能而已。好想問:是怎樣的冷暖變頻空調機,到現在還在用毛細管的?
跟鄉民一起看熱鬧 wrote:那些變頻的還列在5級的機器很多還是使用毛細管...(恕刪) 毛細管是壓縮機固定轉速的定頻機在使用的,變頻機的壓縮機轉速一直在變,要對應不同的冷媒循環量,改用可自動調變阻抗的電子式膨脹閥會比較好,雖然成本高一些,但是對冷度和能效比一定有幫助。
深海裡的派大星 wrote:毛細管是壓縮機固定...(恕刪) 使用電子膨脹閥是一定比較省電的。但有的機器的設計比較早期或者是成本考量還是會使用毛細管市面上還真不少見。包含一線日本廠的低階機種也會有這樣的設計喔
跟鄉民一起看熱鬧 wrote:包含一線日本廠的低階機種也會有這樣的設計喔...(恕刪) 2017年以前,空調機能效管制還是定格單點EER的年代時,國際牌和幾家本土品牌就有一些系列是採用毛細管在設計的;2017年轉軌為CSPF法規之後,為追求這個數值,幾乎都已經改為電子式膨脹閥了。改一改還是比較好,差沒幾個錢.....
深海裡的派大星 wrote:2017年以前,空...(恕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也是多次跟公司建言過的,但除了三大日廠以及部分系廠有日本母公司的支援其他國內二線廠牌認真的說要研發或修改系統一方面沒有自己的壓縮機廠 如果開發後要將心血押注在別人的壓縮機上實屬冒險而且台灣市場不大可能所以偏向於直接跟對岸買斷機器簡單的說 沒能力。還有不敢賭 也就造成目前台灣貼牌機氾濫的原因不然就是舊架構持續使用到被cspf淘汰為止
跟鄉民一起看熱鬧 wrote:也就造成目前台灣貼牌機氾濫的原因...(恕刪) 以我所知,大陸諸大品牌因為產量大模具費攤提快速,經常在汰舊換新變更機型;太過仰賴他們會被牽著鼻子走,不但要跟隨頻頻更型,連未來的服務零件都會被迫斷炊。曾經聽過一個笑話:某一個貼牌的品牌在受件外出作客服時,不知道客人的機器到底是哪一世代的機型,必須攜帶一大堆各式各樣的基板&遙控器才能出門......聽說公部門又在檢討要提升Meps值了,如果還想繼續在台灣生存的話,還是要費一點心思著力在研發的工作上會比較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