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狀態是
設定27度在房裡看電視或用電腦覺得太冷,
睡覺要蓋有一點厚度的薄被。
設定28度在房裡看電視或用電腦覺得還OK,
睡覺不蓋薄被會冷,蓋了薄被在壓縮機跳停期間容易熱醒。
之前網路上獲得的資訊是日系的低頻能力比較好,
所以覺得就算能力大了一點,也能靠比較優秀的低頻獲得相對好的恆溫。
假設日系跟台灣品牌的可運轉低頻,都一樣只有CSPF標示的中間值,
如果不追求花俏跟較新的功能,買台灣品牌還可以省下一些錢。
ann345 wrote:
4月底裝了一台PX冷專2.2kW,房間4坪左右 非頂無曬
看了這篇也有注意到晚上切到27度沒多久就跳停了
27度以下半夜又有點太冷,現在都開26度蓋棉被睡覺
只有清洗過濾網不曾做過其他任何保養,最低可以降到22度。
如果很確定非頂樓沒西曬跟其他熱源,一般冷氣能力估算真的都過大。
chang12037 wrote:
等到7-8月溫度升到38度你會慶幸冷氣大一級好處.
1. 噸數 裝太大
2. 選的型號,壓縮機 太陽春。(關係到低頻能力)
臥室,若沒有電腦、電視等其他熱源,非頂樓、西曬 ,噸數真的小小的就好,只是涼得慢一點。
因為睡覺時,熱源只有人,壓縮機低頻能力 > 人的產熱,就會跳停。 除非你家牆壁隔熱很差,戶外溫度又高於臥室,壓縮機才要多處理外面進來的熱。
如果要涼得快(高頻夠大),又要低頻能力好(低頻夠小),請攻頂日本原裝"高級"進口機,或是第二級的型號。 陽春型號是辦不到的。
台灣競爭太小,很多大品牌,還是有出陽春壓縮機的型號。價格還是貴貴的。
買冷氣之前,真的要研究一下,壓縮機用的是單缸、雙缸、渦捲。(低頻能力)舒適度差很多。
如果沒有標明是單缸、雙缸、渦捲,也要看一下高頻、低頻能力。 (可惜很多品牌,這些都沒標)
注重舒適度的,更是要注意 低頻能力。
最近也在看強排熱水器,比較了台灣跟淘寶的價位,台灣廠商真的賺很大。
再來是性能驗證是否有嚴謹確實。
大大提到的那些不要說一般人,就算有接觸空調冷域的人,
也許都沒辦法知道這麼詳細的資料,再者因為沒有清楚揭露標示,
每一年甚或每月新出的機器也許就跟之前不一樣了。
假設去年買的可穩定跑1kw低頻,今年買的也許只能跑cspf有驗測的中間值,
意思就是任由廠商隨意變更,消費者好像只能賭人品了。
最等級或次一級也不是絕對護身符,只要法規沒規範及不夠嚴謹都是沒用。
可參考以下這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31&t=5804268&p=3#73386529
cky1023 wrote:
如果要涼得快(高頻夠大),又要低頻能力好(低頻夠小),請攻頂日本原裝"高級"進口機,或是第二級的型號。 陽春型號是辦不到的。
台灣競爭太小,很多大品牌,還是有出陽春壓縮機的型號。價格還是貴貴的。
買冷氣之前,真的要研究一下,壓縮機用的是單缸、雙缸、渦捲。(低頻能力)舒適度差很多。
如果沒有標明是單缸、雙缸、渦捲,也要看一下高頻、低頻能力。 (可惜很多品牌,這些都沒標)
注重舒適度的,更是要注意 低頻能力。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