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冷氣壞了,急需就在7月初展場上找了一家
看來是台北滿大的電器行,心想應該可以安心
沒想到來了冷氣室外機就已經先把腳垫裝上去了
要收錢,想不要得罪師傅,兔得之後給我......算了
玻璃挖洞也只是把一角打一個洞出來斜斜的很沒技術
就這邊收錢那邊收錢,想裝好沒問題比較重要
我還跟師傅說後面還有一台冷氣要裝,冰箱要買等等
可不是只有這一次而已,
目的就是要他能把冷氣裝好一點才有下次
兩台又被多收了一萬多多
心在想,那我找全國,MOMO.....就好了,還不都一樣
今年買冰箱,我就去全國買
樓層不加價,搬的時候還算是細心
該講該說的都讓你先知道,有心準備
他們搬的不錯,我有點不好意思
就去買飲料請他們喝
有時是心情的問題,合理的我接受
不合理的,我只能謝謝了
(不過momo,pchome.....便宜,但有些是沒有參加官方送禮的活動)
1. 若非標準安裝,需要洗洞或作窗型冷氣口隔音等,建議不要找XX電子、OO電商,找個在地附近有口皆碑的空調店家,無論安裝/維護等,至少後續比較好找人。
2. 若僅標準安裝一般分離空調,除了價格建議多考量保固時間。
我自己經驗:
A)經營餐廳時,安裝空調,牽涉洗洞、排水、管線美觀、窗型冷氣口封板、隔音棉、烤漆玻璃三道工序。找專業施工比較妥。而且手法與工具都細緻。 (裝機:日系品牌
B)自家客廳更換冷氣,標準安裝找專業空調行,安裝沒毛病,基本上保固就走原廠,三年後就是收費,保固期間出狀況也是代CALL原廠而已,七年或十年壓縮機保固很難用到,壞的多數是機板。 (裝機:日系品牌
C)自己臥室安裝冷氣,標準安裝找XX電子,全機七年或八年保固,非旺季時可以先約看現場決定施工方式,再評估要不要裝。 標準安裝也沒毛病,只是手法上沒那麼細,要從頭盯,矽力康打不漂亮,銅管、電線都以走的方便而非美觀為原則,就是快就好。 當機器三年之後,保固就顯得重要,而且大公司你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人,只是維修會比較拖拉。 (裝機:日系品牌
D)自家書房安裝冷氣,標準安裝找OO電商,標準安裝沒毛病,但手法明顯粗糙,隨便,銅管過折導致冷媒漏光光也不知道,安裝過程抽真空也很隨意,壓力錶還是我教他怎麼看。全機三年保固,安裝完隔天立馬出保(因為冷媒已漏光,測試當下會冷,隔天只剩送風,需自行CALL原廠,報序號,報電商的訂單號去查,然後等2天後,來的是同一組師傅.......... (裝機:日系品牌
以上,個人真實經歷,供參考。
大概第二、三天就打電話來聯繫安裝時間,
因為只有假日才能配合安裝,
所以晚了快兩週安裝,
安裝前真的想了幾十遍是不是要取消訂單。
(中間看了很多篇電商冷氣安裝災情)
安裝前一天,師傅打電話來說,原先早上要來的改成下午2點來,
到了當天,從下午2點等到5點半人才出現,真的要不是已經預訂一整天跟你耗,不然真的等到很生氣。
(中間有電話聯繫,不斷說要出發了、要到了、但還是沒出現)
為了當天的安裝,提前約了有在做水電的親戚來現場監工,
來了三個人,一個是老闆、年輕的師傅、另一個穿燦坤中年師傅,
基本上老闆全程都在車上沒上來處理,幾乎全程由年輕跟燦坤師傅安裝。
一開始年輕師傅會先看現場,確認會不會超過標準安裝,室外機支架等等...
後來只給他收了暗管加價、銅管+1米、開關不到2000元。
由於管線走輕鋼架(暗管加價部分),親戚還事先協助開板子,
中間幫忙拉銅管、測試冷氣排水管等,一開始說要加收調整架子的錢,後來我們自己處理。
最後七點多師傅們可能想下班了,冷氣水平調不平,想要塞點東西卡住就算了,
後來親戚說不行背板拿水平儀測量後重鎖,不然到時候遇到地震晃一晃又斜了。
師傅才願意重新鎖過,事後現場基本上都是我們全部做還原。
電商的機器也都是原廠出來的,差異就在施工人員,
遇到好的就買的物超所值,遇到差的可能會後患無窮。
如果再問一次我會不會跟電商買,如果中間不是剛好親戚當天有空願意來監工,
我應該會已經退掉了,但這次安裝成功算是很幸運。
我購買價差+電商折扣紅利等等應該也是8000左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