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nt seiya wrote:那是因為室溫31度,樓主開機設27度阿改設20度就不用20分了 所以設定20度只為了27度的室溫那你還是加大冷氣頓數還比較實在如果你家是樓頂或者東西曬噸數太小溫度開再低也是有無法降溫的可能
錢我在花~一台冷氣基本保7年+3不為過吧~10年我頂樓西曬大落地窗客廳+PX2級 像現在中午回家顯示35度室內溫度~開機都固定預設在27度~ 不到5分鐘就降下來了~ 超爽的XD~回家就快噴汗了還要設定急速冷再忍耐30分 我只能說你利害!
rrowl wrote:請你去查國際的CS-PX22GDA2/CU-PX22GDCA2這台多少錢(這台才是你所謂CSPF10以上的機種)你PO的圖上有寫..35000以上...我想我應該不會猜錯才對現實上..你說你的PX22才裝21000.... 您可能還不知道,國際牌的那台,寄回凾,國際牌會退8000元,政府會退1600 共退/$9600算起來和我$21000 CSPF 8.33那台差不多重點您查的報價也太貴了
彈射達人 wrote:錢我在花~一台冷氣基本保7年+3不為過吧~10年我頂樓西曬大落地窗客廳+PX2級 像現在中午回家顯示35度室內溫度~開機都固定預設在27度~ 不到5分鐘就降下來了~ 超爽的XD~回家就快噴汗了還要設定急速冷再忍耐30分 我只能說你利害! 15分鐘到降至26-27度,並不是15分鐘後才開始涼當然,錢是個人的,要裝高5級也是可以,如果高個8-10級更顯霸氣外露有錢要怎麼花,任性花都可以,爽就好,還請忽略此文因為我是窮B,在家工作,冷氣24小時開機,只能依最舒適又划算的方式去吹,多於的浪費,對我這窮B來說,是不必要的~~
真的,每個人安裝的環境不同,加一級是比較保險的做法,而且變頻加一級不說冷房效率啦,光變頻自己就會下降運轉頻率了有差嗎?不要買不夠級數的常常運轉在滿載那買變頻幹嘛?Black666888 wrote:天氣愈來愈熱的所以要買大幾級--> 這觀念並沒有錯台灣冷氣測試是用溫帶地區標準, T1室外乾球溫度35度, 室內27度, 如今全球暖化, 昨天台北更測到39度,是有史以來台北7月最高溫, 以昨天溫度,是超過建議值的測試環境的, 所以在考量氣候變異條件下,多往上買一級本就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自己不需要或沒這考量,不代表別人有這考量就是錯的 !!
artjk2 wrote:您可能還不知道,國際牌的那台,寄回凾,國際牌會退8000元,政府會退1600 共退/$9600算起來和我$21000 CSPF 8.33那台差不多重點您查的報價也太貴了 我又路過了你查完價了嗎能把價錢貼上來嗎??順便貼一下你的型號和價錢不需要在那凹...貼上來自然有答案.....
artjk2 wrote:您可能還不知道,國際牌的那台,寄回凾,國際牌會退8000元,政府會退1600 共退/$9600算起來和我$21000 CSPF 8.33那台差不多重點您查的報價也太貴了 我又路過了你查完價了嗎能把價錢貼上來嗎??
5007382 wrote:真的,每個人安裝的環境不同,加一級是比較保險的做法,而且變頻加一級不說冷房效率啦,光變頻自己就會下降運轉頻率了有差嗎?不要買不夠級數的常常運轉在滿載那買變頻幹嘛? 其實冷氣變數很多坪數...人數...熱源...散熱空間..都會影響到冷氣的效率旦人家堅持CSPF就是王道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去考慮了所以你怎麼說人家都是聽不進去的
同牌同系列的冷氣之中,大號一點的機器能效比差,低頻也比較下不去,樓主這些講法是十分中肯的。當然有些人喜歡速冷低溫不適合這論調,但這種追求可能會犧牲低頻能力,造成夜睡時平穩度較差。如果不同噸數的機器都能有極低的制冷能力,額定能力則依各人喜好隨選是最好的。小弟6.43坪房間使用日立28NB,非頂樓無西曬有東窗以及朝北三米寬落地窗,很明顯噸數不足,此台官方制冷規格是(1KW-2.8KW-3.6KW),對應耗電(200W-560W-857W),這幾天白天達到設定的27度後,維持冷度的功耗接近300瓦(推估制冷力1.4KW),設26度則300多瓦(推估制冷力1.7KW),但夜間就麻煩了,維持住溫度經常低於200瓦便足夠(推估制冷力低於1KW),所以會跳停不舒適。裝這台6歲的28NB之前,裝的是國際變頻,官方制冷規格(0.9KW-2.5KW-3.0KW),對應耗電(170W-530W-620W),當時看DM寫4-6坪就裝了,不過也讓我知道房間這種噸數已足夠,否則現在用的肯定是36或32級而更不適應。現在選冷氣幾乎都沒標高低頻供參考了,未來選擇時也是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