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省電選風量大,溫度會比較快下降沒錯,但對濕度控制表現就不好,因為高顯熱比,所以個人做法是,先開自動或強風先降溫度,等溫度到了轉低頻後調最弱風,做低頻恆濕,但前提是機子低頻能力要夠才能達到,否則跳停後濕度容易失控,另外如果有装電力計應該會觀察到,變頻冷氣跳停後要再重新加載進入中高頻,建立壓差(約3分鍾)後耗電才會緩慢下降(降幅速度要看機型),所以這之間的耗電及溫濕度起伏,是否值得,可以考慮看看。至於濕度控制重不重要,個人覺得很重要,因為現今機子為節能都做高顯熱比,所以冷氣越吹越濕冷,節能目的是達到了,但乾爽舒適程度,卻是下降了。
sj0109 wrote:我是乾脆24小時全時...(恕刪) 我也有用飲水機實驗, 到底是每天開24小時還是用定時器, 經過一個月, 哪種方式較省電, 起初我的想法也是跟您一樣, 如果24小時開著, 只要溫度下降一點, 可以用較小的電量就能讓溫度回到100度, 應該較省電, 但是實際將這兩種方式做了一個月的實驗結果, 卻是用定時器較省電, 而且省了將近50%, 你一定不相信或懷疑吧!!因為電器一直開著, 就是在不斷地耗電, 先關掉一段時間後再開, 雖然剛開始耗電大, 但那只是短時間耗電大, 長期平均來看, 還是會較省電的.我的飲水機加裝的定時器設定開啟時間如下:星期一 ~ 星期五 : 05:00-08:00 ; 16:00-24:00星期六日 : 07:00-24:00
pinlin00 wrote:我也有用飲水機實驗,...(恕刪) 我不是專業只是聽說變頻冷氣,保持低頻就好(外出2/3個小時就調高2/3度)家裡有一個儲水電熱爐,本來是有裝定時器後來也都沒有關自從幾年前,我家改善熱源以後只有之前45趴電費省下的電費差額就算這個月收到漲價後的電費單也是無感
牛老闆的爹 wrote:滿想知道用一般5級耗...(恕刪) 網路上找到的熱水瓶耗能資料:能源效率1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233度能源效率2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347度能源效率3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393度能源效率4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489度能源效率5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558度其他相異條件包含內壁材質、保溫效果、內部控制電路設計..還有家裡環境跟工廠測試環境的差異,很難精算出實際哪台較省電。就像當初做冷氣省電的實驗,用想的,每個人都有他的一套專業的理論,但經過長時間用表去量測,真相馬上浮現!!所以如果很好奇結果會如何,去做實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