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濟民 wrote:
真的很好奇
台灣開除濕機到底有沒有意義?
除非你把室內室外完全隔絕
不然水氣整個是流通的
室內拼命除溼一桶一桶水倒得很高興
依據擴散原理
高濃度會往低濃度流動
外面水氣還是不斷補充進來啊?
你一個小小房子抵得過戶外廣大的水氣補充嗎?
有人說除濕機開了幾個小時以後
室內濕氣的確明顯降下來啊
那請問你有去量量那個時候的室外相對溼度嗎
搞不好根本就是室外相對濕度降下來了造成的啊
沒有效用的家電不會賣到缺貨喔!
開除濕機和開冷氣一樣,門窗先關起來,除濕的過程可以明顯感受到濕度下降後帶來的舒適感,一般我設定在60%。
既然類似冷氣,就表示除濕機關掉一段時間後,空間內的濕度又會開始緩緩上升。
有人會因為冷氣關了後,外面的戶外廣大的熱氣不斷湧入而覺得開冷氣沒用不如不要開嗎?
doggykoon wrote:
就是因為這樣,
才會有人24小時開著除濕機不關,
然後燒起來啊....
除濕機會開到燒起來大多是民國90幾年所生產的老機種,
主因是那些機種的控制機板用到了不良零件所導致的,
當時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廠商都中標,
好像是用到了共用的的代工廠還是零件供應商的關係.
那批有瑕疵的機種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都有要求廠商召回,
而且都會一再發佈公告以提醒消費者注意.
消費者使用的機種如果不在公佈的召回名單裏,
應該是可以放心使用, 不用太過擔心使用時間的長短,
就像正常的冷氣機一樣, 也沒人開24小時就燒起來.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佈的除濕機召回名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