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國際牌的冷氣大地雷!!(6/27 修正,感謝mobile01)

Finepix~鋼 wrote:
裝瞎裝睡的人叫不醒人...(恕刪)

自以為是常會造成誤判,我很少來電器區留言,只偶而看一下,你貼的那些連結我根本沒看過,卻說我選擇性留言,你可以去看我經常留言的是那些版區。
Zood Reenk wrote:
你要親中仇日隨你,只...(恕刪)


跟親中仇日有半毛關係?你說說看我聽聽
人家只是舉例大陸一些品牌為了打出名聲,所做的宣傳

以前福特為了證明車子耐用,拖去車測中心跑高速周環道好像時速160以上連續跑48小時
人休息車不休息

VOLVO,速霸陸也都做過一些廣告測試,還有吊車吊起來往地面摔
奧迪也去大陸拍過廣告,路華也有
三菱汽車也去新疆拍過


日系做了甚麼?強調最省電?結果還不是也用陸製壓縮機,還有嘴R32多危險多恐怖,現在呢?閉口不提
一直強調日本製壓縮機非常稀少,結果拆室外機還是海立作的壓縮機,啪啪打臉


所以廣告跟仇中抗日有啥關係你說說?
Zood Reenk

你自己應能思考的出來,小至各廠商的利益之爭,大至各國的經濟發展好壞。

2025-06-23 22:06
Finepix~鋼

我不用思考阿,眼見為憑阿,所以你要是不懂家電版就不用來這裡嘴

2025-06-24 8:58
Zood Reenk wrote:
自以為是常會造成誤判...(恕刪)


不用了我不想知道
既然你少來,不知道青紅皂白就不要亂說

沒看也不用在那裏嘴,等你有看有了解研究再來嘴
01冷氣版不是靠吹得就好
看留言似乎沒人相信
但我相信樓主

我家幾乎全是台松電器
冷氣更全是台松
而且都是大賣場特價時買

類似樓主這情況我遇過
再通知一次吧
很快有反應
老實講 這個蠻無聊的 如果真如樓主講的一報就結案 應該可能輸入人員哪邊不小心弄錯了
再報一次或者打電話報一次就ok了 連這個都叫做大地雷?? 還能吵成這樣真是神奇了...
RenaTanaka wrote:
老實講 這個蠻無聊的 如果真如樓主講的一報就結案 應該可能輸入人員哪邊不小心弄錯了
再報一次或者打電話報一次就ok了 連這個都叫做大地雷?? 還能吵成這樣真是神奇了...

他說已經反應兩星期了

不管是跟誰反應

平鎮大潤發或是國際牌網路

兩邊都沒人把他當回事

是我,我也覺得很誇張

上來抱怨一下這兩家

做事情的態度,難道都不行嗎?????????

修個冷氣,兩邊都弄錯了????????????

樓上才有網友說他也遇過

當然啦!!!!!!!!!!!

國際推給大潤發,大潤發推給國際

要找藉口,怎樣都有理由................

為什麼台灣人做事

就不能主動.認真.積極.負責呢?????????????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天國一輝小寶寶

RenaTanaka 不想跟你吵,也許大潤發跟他說,已經聯絡國際了,大家又不是柯南,怎麼知道大潤發有沒有聯絡,等了兩週,抱怨一下,無可厚非,當然會一直打啊,誰叫自己倒楣,無權無勢呢??????

2025-06-24 5:21
GY平
GY平 樓主

謝謝你,我的狀況,真的就是這樣阿!

2025-06-26 16:10
Mark43 wrote:
因為三洋在你們這幾個...(恕刪)



人家有成功的地方,就學習

青島海爾寫下家電傳奇

文/羅弘旭 | 2002-03-04發表

做為中國指標性的企業,青島海爾的地位與聯想、北大方正、長城等比較起來不遑多讓,卻少有人知道,海爾當年只是一個製作電冰箱起家,曾經一度總負債大於總資產,一年內換了三任總經理都不見起色的小國營企業。

從1984年一個虧損147萬元人民幣、僅有電冰箱一個產品的小工廠,到現在成長為中國家電第一品牌、擁有42大類,8600種產品, 年營業額人民幣406億元的國際性大廠,寫下這段歷史的關鍵人物,首推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1980年代,正是中國由計畫性經濟轉型為計畫性市場經濟的年代,原本的國營企業,紛紛轉型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上市公開發行公司,不過當時的國營企業,普遍面臨經營不善、產品品質低落的窘境,由張瑞敏接手青島日用電器廠,更是個公司負債大於資產、僅生產電冰箱的國營企業。

1984年12月到1991年12月,這7年是海爾品牌發展階段,也就是在這一時期,發生了海爾發展史上最家喻戶曉的「砸冰箱事件」,從此將講究品質的文化意識,砸進了打定吃一輩子大鍋飯、對品質生產毫不重視的海爾員工心中。

1985年時,海爾員工還無法體會「品質等於市場銷售,市場銷售等於世界品牌」的道理,消費大眾對於海爾生產的電冰箱會漏電、會漏水的抱怨,更是從沒有停過。 某次接到消費者的申訴抱怨之後,張瑞敏突擊檢查了倉庫,一共發現了76臺無法通過品保的電冰箱,張瑞敏做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76臺電冰箱全部砸掉!」

在全工廠員工的聯席大會上,確認了不合格電冰箱的生產員工及相關負責人員後,就由這些責任關係人,當著全海爾員工的面前,用一把大鎚子,一一砸毀76臺電冰箱。 總經理張瑞敏,則負起生產品不良的所有責任,扣發自己當月薪俸以示懲戒。

當時海爾還處於負債階段,一臺冰箱的價格也相當高,但是張瑞敏毅然決然在全工廠員工面前砸毀所有不合乎出廠標準的電冰箱,以實際的行動告訴所有人,海爾要玩真的。

這一鎚砸下去,砸掉了海爾全廠員工三個月的薪水,但也砸醒了海爾員工對產品品質的重視。現在,這把著名的大鎚,就擺在青島海爾的展覽廳中,每一個新進員工,職前訓練時都會來參觀這把大鎚子,並牢記這個故事。

張瑞敏日後回憶這一鎚說:「這一鎚敲開海爾通往世界之路。」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海爾另一個為人稱道的管理方式,則是對於併購企業的管理,張瑞敏稱為「吃休克魚」。在中國,企業的併購不是強者併購強者,或是技術領先者併購技術落後者,而且只能選擇經營不善,但是體質仍然健全的企業來併購,這種企業不是等著與你競爭的活魚,也不是已經無可挽救的死魚,這種還有挽救餘地的企業就是張瑞敏口中的「休克魚」,也就是海爾選擇併購的對象。

海爾曾經在1995年併購青島一家電冰箱廠,當時這家工廠的負債達到人民幣一億元,瀕臨倒閉。在海爾副總裁楊綿綿的帶領下,透過對這家公司文化的重新灌輸,一次次對錯誤產品的糾正,不僅提醒線上生產員工品質的重要,更讓線上生產的管理幹部及上級主管,了解到一個產品的出錯,責任不是只在於線上員工,而是所有幹部都要連帶負起責任。

透過這樣的教育,海爾在併購這家公司的三個月後,就損益平衡,五個月後轉虧為盈。海爾目前已經躋身全球第六大家電廠商,成功經驗更成為哈佛管理學院、瑞士洛桑學院的範例教材。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Finepix~鋼 wrote:
跟親中仇日有半毛關係?你說說看我聽聽
人家只是舉例大陸一些品牌為了打出名聲,所做的宣傳

花一點小錢搞噱頭做廣告,
這是陸商慣有伎倆,
也有人信?
GFK市調2024/10~2025/5台灣空調三大日系品牌市占率68%,
加上(三菱)總計超過70幾趴,
前兩大品牌雖是日系,
但師承日本的研發、生產&組裝廠全部都在咱台灣,
雖然有部分電機、電子取自中國大陸,
但絕大多數零部件都是來自咱台灣的工廠,
造就了相當多的傳產廠商的生機。
雖然賣得貴但人家品牌紮實,
聰明的消費者願意買單。
反觀你們這兩三個唱雙簧的葉配一直在吹噓大陸貼牌機,
結果呢?
幾年來(三洋)、(東元)還是在兩三趴遊走,
(美的)都還僅僅列在Others(其他品牌)裡。
Mark43 wrote:
反觀你們這兩三個唱雙簧的葉配一直在吹噓大陸貼牌機,
結果呢?
幾年來三洋、東元還是在兩三趴遊走,
美的都還僅僅列在Others(其他品牌)裡。

喔喔

你不能只看台灣市場

你要看在全世界

總共賣了幾台啊

這樣不是比較客觀正確呢????

日系家電在地球都被打趴了

連韓系都遠遠超過他們

還驕傲什麼?????????

你還傻傻不知道.........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Mark43 wrote:
雖然有部分電機、電子取自中國大陸,
但絕大多數零部件都是來自咱台灣的工廠,

靠北

壓縮機.機板

等重要零件

不是中國就是日本

國際窗型冷氣

產地:菲律賓

還說零件多數來自台灣
Finepix~鋼

他把台灣當作全世界的指標,我有跟他說過了,格力,海爾,美的一年全世界銷售量有多少我問他他不回,最多被拿來貼的美的跟海爾,隨便一個月的賣的冷氣屌打他的日立一年在台灣賣的

2025-06-24 9:00
Mark43

台灣有變頻壓縮機廠嗎?連台灣的瑞智壓縮機都是大陸惠州廠生產的[鬱卒][嘆氣][大哭]

2025-06-24 13:14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