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nk wrote:日立的送測模式大家直接參考能源局的數據就可以了,至於後面為什麼不做了,其實一方面當時要測試前都有打電話詢問兩家廠牌的測試工程模式怎麼調校,結果兩家都說那個是他們送大電力測試取得標章在性能開發部的中要機密資料不能外流這一定心裡有鬼啊,目前遇到有些廠商他知道你要測性能就很大方的直接給我調整成定頻跑額定/中間的方法,那好吧,後來就想了一個最貼近消費者使用的方式,直接用遙控器設定到冷氣跑出額定跟中間的能力,結果跟原廠的數據比對根本兩家都在造假,假設他們兩家都直接提供給我測試模式的調整方式,我根本不會再去測一般使用者使用能用到的性能,今天也就不會有這篇消費者使用模式的數據發現他們兩牌都在作假,反而會變成日立國際CSPF性能測試與型錄規格標示相符沒有造假,可以證明產品每一台的穩定度是一樣的;後面也是越測越心寒乾脆也不去試了,大家要知道我這樣做一台冷氣的測試大概要耗費1200~1800度電,甚至測到極端氣候的環境測試設備耗電更直逼2000度電,有時甚至為了要求數據多做幾次了解是否每次運轉的數據都相近,隔幾天會再重做一次,這些都是成本啊,假設都以2000度的整體設備運轉耗電量來估計,我做十台冷氣的測試就耗了20000度的電了,不過好消息是他們兩家每一次測出來的數據都差不多,不會有時候高,有時候測又變很低,算蠻穩定的,所以這邊測試都只用消費者的角度幫大家把關,你實際買了這兩牌的頂級機種冷氣用出來的數據就只有這樣不用懷疑,當然你買日立的中階或低階,或是國際牌的中/低階系列數據目前發現就沒有造假,其他這兩家品牌代表性的頂級系列CSPF數據你就當作他們兩家在玩數字對抗遊戲就好,在講講個人觀點,你看台灣什麼黑金政治、黑道治國、一些法案的實施,搞不好連國家測試單位也都知道,只是他們也都有拿好處所以寶寶不說,順便再放一次日立送測的數據
日立的檢定模式也來一下

我認為啊,台灣有很多企業真的要加油啊,就拿家用冷凍空調來講,一些機體內部細項的設定,他們也都沒寫在說明書上,變成是只有維修人員才有的資料,這擺明了不是要賺你的票票不然是什麼,這些資料應該都要公開能讓消費者在緊急的時候能先馬上對應,當然不懂的人他也不會去看這些資料,會直接打電話叫原廠對嗎,看看人家日本各大廠牌都會公布一些技術資料,當然也些廠牌完整,有些就基本的數去,但每一間都比台灣dm上的規格表標示好太多了,東芝甚至連這個迴轉式壓縮機要如何判斷正在汽缸休止的工況運轉還有他的原理、運作都寫得一清二楚




Bryan風 wrote:現在台灣很多企業老闆的要求是什麼?我賺錢但是還要再更賺錢,家用空調來講對於設備商就是要能夠用最低的成本又製造出高省電性的產品,外觀一定要有漂亮高檔的感覺,這樣台灣消費者就會買單了,順便又能有廣告效果,要達到低成本又超省電這時該怎麼辦呢?就是把內部的用料能合理化開始偷的通通都拿掉或用料降低規格,材料也變差,至於性能只要消費者不要感覺完冷氣完全吹不冷噪音一堆這樣就行了,剩下發生產品容易壞掉都是環境問題,大家注意看以前的冷氣廣告都比較著重在產品設計技術跟用料方面,現在慢慢把這部分淡化掉了,魔鬼就藏在這細節裡,就如日立冷氣DM渦捲式壓縮機的字樣變成日本製壓縮機,結果這日本製壓縮機指的是迴轉式的壓縮機,但他卻不提採用迴轉式的壓縮機也不寫是單迴轉還是雙迴轉,現在的日立36級(含)以上是雙迴轉,搞不好隔幾年後變成跟國際一樣63級(含)以上才搭雙迴也說不定對吧!!
渦卷沒生產了換東芝迴轉順便縮排氣量,大噸位以前會用三菱電機雙迴轉也變成東芝雙迴轉縮小排氣量
supremec8k wrote:國際RX要改版?!今年應該是版次的修改→J變N,但是機體結構沒變吧?不然RX系列也才小改款不久而已,如果國際的壁掛分離式要大改款不知道會採用日本國際分離式內機的哪一個造型,這就要說到大家有沒有發現國際台灣的產品都會有點跟日本國際某個產品有點像,例如台灣PX、RX系列就是模仿日本國際2015年X系列的外觀,台灣之前GX到LX是模仿日本國際2011、2012年X系列的設計;現在台灣國際變頻除濕機的外觀就是模仿日本國際次亜塩素酸空間除菌脱臭機的外觀!!
國際牌RX要改版
台灣國際冷氣GX、LX系列室內機(GX水平導風板是雙層結構有厚度跟缺角),代表型號:CS-GX32A2

日本國際2011年X系列,代表型號:CS-X401C2

台灣國際冷氣RX系列室內機,代表型號:CS-RX40NA2

日本國際2015年X系列,代表型號:CS-X405C2

台灣國際變頻除濕機,代表型號:F-YV50LX

日本國際次亜塩素酸空間除菌脱臭機,代表型號:F-MV5400

不知道再來台灣國際RX系列大改款會以日本國際哪個年度的室內機造型下去開發?
是2016年X系列的細邊框環抱設計,代表型號:CS-WX406C2

2017年的X系列純白消光霧面搭細銀色環抱飾條設計,代表型號:CS-X407C2

2018年的直瀑式消光白圓角設計(顯示部區域可見),代表型號:CS-X408C2

2019年至今的直瀑式消光白圓角設計(顯示部區域隱藏),下圖為大金加濕換氣模組20年專利已過,國際學大金2021、2022可給排氣加濕的機種,所以室外機有加蓋一層樓,代表型號:CS-LX403D2

還是會學日本國際2023年度EX、PX系列機種的內機外觀勒?代表型號:CS-EX403D2

大家覺得哪個比較好看呢,當然最後台灣國際也只是會參考日本國際的外觀設計理念,實際上台灣的室內機深度不會那麼深
自己覺得台灣國際RX系列大改款遙控器設計換成日本國際2023年度EX系列的樣式設計是極有可能的
各大品牌代理商目前輸台灣的泰國機最大問題就是出在整個機型、遙控器偏中低階,遙控器甚至就是上個時代的東西,(除了那台泰國製富士通的長方體冷氣跟巴掌遙控器真的與母廠同步而且還繁體中文化,算代理商蠻有誠意的)這時就顯得台灣日立國際很先進,可惜經過我的拆解後再去找日本日立的資料發現日本日立在空調核心的用料上也cost down,台灣日立去年尊榮/頂級系列跟進與日本日立技術同步,今年看您的分析應該台日分離全系列與日本日立技術同步,不知道招牌雙吹窗機驅動板會不會也跟進?
Bryan風 wrote:
的確,企業經營的獲利跟品牌的打造部分台灣日立江森做得很好。但還是希望國際能端出更強的機型,讓日立牙膏擠多一點...。把商用機或大型多聯的變頻控制技術能多下放一些到家用端上。
現在日系泰製進口機跟國產機的價格差已經不大了,表現如果差這麼多會讓我想直上XD
再看看這位以前也曾在板上分享一些空調專業知識大大的留言,如果屬實那我真的對日立不予置評了,外觀硬件經過拆解確實維持往年的水準,功能性也日趨進步,但空調最基礎核心的用料卻越來越差,成本一定比較低對吧,但售價每個都說原物料上漲撐不下去所以也跟著喊漲,那我就問原物料下跌售價降了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