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與冷氣師傅交談的心得

冷媒銅管只要厚度強度夠其實差很少,也很少會出問題,
重點是接管,還有抽真空有確實,壓力夠,才是重點
willisc wrote:
冷媒銅管只要厚度強度(恕刪)


還有很多

譬如室內機安裝的位置,室外機安裝的位置、散熱條件,迴風問題等

銅管走管的長度、轉折等等。又譬如很多人沒注意到室外機安裝高度不應該高於室內機等

細節太多了
yagami7215 wrote:


還有很多

譬如...(恕刪)

有這條嗎
你猜的吧

哪個品牌外機不能高於內機呢
我也是從業人員,但我的想法跟這師傅有點落差。
1.品牌,我個人用大金,要我選,我會選日系品牌。韓國機是怕過保後常壞,尤其變頻機感應器多,三不五時壞這壞那就煩死你。台灣品牌的我個人都不喜歡!曾有看過內部變頻機板是朗進的,而且真的要換機板的時候叫貨還比大金慢。
2.安裝,這個差距相當大。消費者只會看品項跟工序,但做工是否細緻就看門道了。比如說電源線控制線的剝線長度、有沒用壓接端子、端子是壓接鉗還是老虎鉗隨便壓、喇叭頭尺寸是否合乎規範(TASCO有個量規可以量)、真空泵有沒正常換油(影響最終真空度)、膨脹螺絲是用鍍鋅還是不鏽鋼(業主錢的問題),我近20年前在冷氣行打工,一台分離式連工帶耗材8000元,現在標準安裝3500真不知道要從哪裡摳錢出來。
3.銅管,這個水太深了,有些是偷厚度、有些是寫新冷媒適用但厚度卻不足,甚至也有純度不足的,正常折不會凹,偷料管小心折就凹了。

至於要不要選到一級,其實現在能源局的CSPF能效分級已經有點跟不上現在設備發展。不過除了能效以外,也要考量穩定度。什麼冷氣最省電?壞掉最省電。


yagami7215 wrote:
又譬如很多人沒注意到室外機安裝高度不應該高於室內機等(恕刪)

這是很久以前的傳說,為了避免回油問題。實際上做個回油彎就好,而且現在壓縮機拋油量也很低了,無妨。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auxo wrote:
這是很久以前的傳說,為了避免回油問題。實際上做個回油彎就好,而且現在壓縮機拋油量也很低了,無妨。(恕刪)

不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即使壓縮機高於室內機,以壓縮機回吸冷媒的同時將冷凍油由低向上帶回壓縮機並非難事,只要遵循品牌廠商的高度差規範就行,否則那些安裝在頂樓陽台的室外機豈不通通要掛點了?
羅素威斯布魯克 wrote:
台灣的壓縮機是不差,但跟日本的還是差很多

所謂(日本製的壓縮機非常稀少)(恕刪)


羅兄 借您留言回覆這篇文章,不是反對您 請見諒

壓縮機其實就是加壓冷媒用的泵浦,現在台灣自製的家用空調壓縮機
幾乎等於0,市場上超過70%均由對岸生產

壓縮機依我個人見解,產地不重要,重要的是廠牌,也是重要的是生產廠商的設計
不同的廠商設計風格不同,用料不同,設計到空調上產生的效果也有差異

但 請記得壓縮機只是整體空調的一個部件,一個好空調需要相關部件
合理且正常的運作,一台設計不好的空調,就算用日本生產壓縮機,也不會變好空調
這點請謹記,看產品整體實力,不要只看單一部件
graduate2003 wrote:
不需要如此大費周章,(恕刪)

有做有幫助,不做也可以。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