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牌,我個人用大金,要我選,我會選日系品牌。韓國機是怕過保後常壞,尤其變頻機感應器多,三不五時壞這壞那就煩死你。台灣品牌的我個人都不喜歡!曾有看過內部變頻機板是朗進的,而且真的要換機板的時候叫貨還比大金慢。
2.安裝,這個差距相當大。消費者只會看品項跟工序,但做工是否細緻就看門道了。比如說電源線控制線的剝線長度、有沒用壓接端子、端子是壓接鉗還是老虎鉗隨便壓、喇叭頭尺寸是否合乎規範(TASCO有個量規可以量)、真空泵有沒正常換油(影響最終真空度)、膨脹螺絲是用鍍鋅還是不鏽鋼(業主錢的問題),我近20年前在冷氣行打工,一台分離式連工帶耗材8000元,現在標準安裝3500真不知道要從哪裡摳錢出來。
3.銅管,這個水太深了,有些是偷厚度、有些是寫新冷媒適用但厚度卻不足,甚至也有純度不足的,正常折不會凹,偷料管小心折就凹了。
至於要不要選到一級,其實現在能源局的CSPF能效分級已經有點跟不上現在設備發展。不過除了能效以外,也要考量穩定度。什麼冷氣最省電?壞掉最省電。

yagami7215 wrote:
又譬如很多人沒注意到室外機安裝高度不應該高於室內機等(恕刪)
這是很久以前的傳說,為了避免回油問題。實際上做個回油彎就好,而且現在壓縮機拋油量也很低了,無妨。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