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變頻冷氣溫度設定方式猜想

選 1、 再按除溼模式,就會慢慢慢...降溫下去,
也就是把你 2、的設定溫度 再細部微分,

先前的"除溼模式"會省電就是這樣地運轉
Crazy Things

除濕模式國際牌會不適用,國際室溫差大會自動轉冷氣模式運轉到設定溫度後,才轉除濕。其他品牌轉除濕來慢慢降溫應該是個好辦法。

2022-09-07 21:02
1、直接設定20度,開機9小時。
2、先設定29度,經過1小時後,再設定為28度;經過1小時後,再設定27度..一直到最後設定20度...
開機9小時


如果直接設定20度
室內降溫較快,與外界會形成較大的溫度差
溫度差是熱傳遞的驅動力(傳導、對流、輻射)
溫差越大熱傳越快

如果分次降溫,一達到設定溫度就會降低壓縮機運轉頻率或是關閉壓縮機

相較之下,直接設定20度有可能比分次設定,更快環境溫度達到20度,更快的降溫速度代表更高的壓縮機運轉頻率,代表更耗電,還有溫差越大,與外界的熱交換越快。熱負載也越大

1.壓縮機運轉頻率高,蒸發器的溫度較低
房間內的除濕效果較好
2.壓縮機運轉頻率較低,蒸發器溫度較高
房間內濕度可以保持較高
coolllyes wrote:
1、直接設定20度,...(恕刪)


這兩種設定後的功率消耗圖會不會像底下的手繪圖呢?

直接設定20度,冷氣就需一直提供能量,讓環境從30度下降至20度後,就以小功率的低頻或跳機模式來維持正負一度的狀態。

而用每次下降一度的方式,在剛開始設定時,環境有可能剛好在+1度或減-1度,若突然設定下降一度,啟動功率有可能會瞬間高一點,然後就用小功率來維持低頻或跳機模式。

所以這兩種曲線的個別總消耗功率,也很難一時判斷出,或許要有數學專業知識的人用他們專業的積分方式來計算,要不然就要實際做多次的實驗才能知道結果了。

在此先把其他室外溫度及變數先忽略不計,單純以溫度-功率來猜想,若有結論,再一步步推廣下去,才會有進度。

可能有的朋友會覺得幹麻搞這麽麻煩,個人在這邊提出這問題,只是希望讓自己及其他網友能多動腦筋,有時想通一件事,會讓自己往後的邏輯思考大有幫助的。

leoliou

每家公司設計的又不一定會一樣,不過合理推測,即使只降1度還是會先高頻降到設定溫度甚至是-1度,然後才進入低頻模式,除非你的室內機設置不當出現了短循環

2022-09-07 23:00
白鷺鷥

上圖如何解釋兩種方式到達20度之後的功耗為何會不一樣

2022-09-08 12:09
X軸是時間
Y軸是室溫
下方那條線是用大功率讓室溫30度快速下降至20度
上方那條線是用小功率模式慢慢的降溫
斜線面積就是兩種模式的消耗功率差異


Nuke worker wrote:
X軸是時間Y軸是室溫...(恕刪)

斜線面積似乎只是溫度的差異總合,並非功率的差異總合。
您畫的直接設定20度的溫度曲線,確實與直接設定20度的功率消耗曲線相似,但一步步設定溫度的功率曲線,應該像方波放電曲線(如下圖)。
不知我是否解釋得宜。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