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amon coffee wrote:冷氣的需求,要用空間(恕刪) 比喻感覺怪怪的?例如1500與1800的車都可以開到一百(冷氣設定目標溫度例如26度)1800的車需要11秒可達到一百然後維持時速(運轉10分鐘後維持低頻)但1500的車卻需要13秒才能到一百(運轉15分鐘或者更久才能維持低頻?)那是不是1500的車要多花2秒全油門(耗油)時間才能到達所需的時速
更新回報冷氣裝好了(國際牌k系列5.0kw),冷氣師傅一到房間就說裝5.0kw太小了,不過冷氣型號是我自己選的,當然就繼續裝裝好後開26度搭配電風扇測試,然後從下午3點多睡到晚上八點結論是非常冷,還好沒多花錢挑6.3kw
總是說實話 wrote:我的臥室差不多十坪多睡前設定27度,有時半夜太冷還要降成28度(恕刪) 這可以使用「舒眠鍵」,每1小時溫升1度,2小時溫升2度,剛睡時可設26度,睡著後就變28度,有些機種是7小時之後關機,但有些不會關機。大多都有這功能,好像定頻機時期就有了。
以前的定頻冷氣比較耗電,以前的人也比較節儉,所以總要到覺得熱的時候,才開冷氣,不覺得熱就盡早關掉,以節省電費。現在的人,現在的變頻冷氣,是把冷氣當空調的觀念使用,不用到炎熱夏季,每年4月~10月,甚至11月,都在使用冷氣。夏日在家,不用等到午后溫度升高,早上就可以開冷氣了!(台灣的夏秋颱風來襲,在家休颱風假,還是得開冷氣才舒適,這陣子的梅雨季,也是得開,悶就得開冷氣了,而非是熱)如此,把冷氣當空調用,要求的是舒適、涼爽,而非冷。享受時間長,電費也不高。這樣的使用習慣,考量的冷氣功率,思維應該是不同以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