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小房間,冷氣又裝得很矮,約1.8m高
門縫高約3公分,後來買膠條封死後才發生,防止冷氣流失的能力變好...)
門打開跟關閉都有點阻力,很像把空氣壓縮的那種感覺
先說解決方法,只能夠增加熱負載來解決
建議睡覺的時候門開啟約兩個拳頭寬的門縫來讓熱負載增加(如果不調低溫度的話)
最好的話再加一支電風扇吹室內空氣(可以不用吹人),讓冷風跟熱風混合也可以增加負載
雖然很違反直覺,我則是選擇調低兩度來解決
調低風量限制冷氣能力無解(因為自動風量已經幫他調到最小了...)
原因:
房間長寬約3m*3m,冷氣裝得很低約1.8m高
(冷氣真的是裝越靠近天花板效果越好...)
冷氣裝2.3m高跟1.8m高,同樣27度,2.3m高那台硬是比較涼一點
未開啟冷氣時:
使用功率計跟小米溫濕度計測量
晚上的時候室外30度
室內機室溫也是30度
小米溫濕度計30.x度,濕度73%上下
剛開啟冷氣時(冷氣設定28度):
功率計慢慢衝上550w上下(每秒5~10w的速度往上,溫差不大未超頻運轉)
室內機室溫也是30度
小米溫濕度計30.x度,濕度73%上下
冷氣面板達28度時:
功率計慢慢從550w往下(約每幾秒1w的速度慢慢往下)
小米溫濕度計27.x度,濕度60%上下
過約5分鐘後,冷氣面板達剛跳27度時:
功率計直接就從300w跳到剩40~50w(此時自動風量變最小,溫差大約只有1~2度)
小米溫濕度計26.x度,濕度54%上下
接下來就是體感溫度大幅度上升的時候
冷氣面板回到28度(過20分鐘左右,會明顯感覺變熱):
功率計40~50w不動(此時自動風量變最小,溫差大約只有1~2度)
小米溫濕度計28.x度,濕度62%上下
然後他還繼續保持著不加強冷氣能力
冷氣面板回到29度:
功率計從40~50w慢慢增加到70w
小米溫濕度計29.x度,濕度71%上下
冷氣面板依舊29度(過幾分鐘後):
他終於發現這樣溫度還是下不去
功率計慢慢增加到130w左右
小米溫濕度計29.x度,濕度71%上下
(此時的風就明顯比較涼,出風口跟進風口溫差約3~5度,風量一樣自動(最小))
冷氣面板達28度:
他又把功率慢慢掉到60w上下...
小米溫濕度計28.x度,濕度63%上下
終於穩定...
如果我房間改開26度的話,低頻就大約維持在110w~130w
溫度跟濕度就不會大幅度跳動,就很舒適了
另外補充,開電風扇吹室內牆壁擾動空氣也可以增加40%左右的冷氣耗電(50w->70w)
通常我都不開電風扇,因為變頻有夠省,我晚上都直接調低溫度解決濕度上升的問題
結論:
我覺得反而是低頻太好+反應慢(36nk以上反應快很多)才導致這樣子
然後房間只要保溫比較好的,冷氣很容易衝過頭...
(小房間)28nk1冷氣設定28度跑的流程就會變成30->29->28->27->28->29->28->28->28
濕度則為73%->66%->60%->54%->62%->71%->63%->63%->63%
(濕度跟溫度一起上升會讓體感溫度差很多)
(到這邊才穩定,過程需約1~2小時)
28nk1如果面板28設定28改設定27度,他幾乎不會加速...
(功率計+個30w應付一下,過一段時間發現溫度沒掉才會在加速)
設定溫度要比面板低兩度,他才會直接爬上250w上下明顯加速(36nk就不會這樣)
(大房間長寬5m*4m,冷氣高約2.3m)36nk冷氣設定27度
30->29->28->27->26(開門回升一下溫度)->27-->26->26
36nk那台就不會這樣跳動,會很穩定的維持在設定-1度,而且只要溫度一上升就開始加速
可能是36nk的低頻比較沒那麼低,它低頻時的風溫差都比較大(除濕效果比較好)
所以濕度也不會大幅度上升,加上電腦比較積極的維持溫度,體驗良好
家裡另一台36nk跟28nk1(房間漏風比較嚴重跟大面積窗戶的房間反而不會這樣)
另一間裝28nk1的房間(整面牆都是滑動門又很薄),超會漏冷氣,每次回家客廳都很涼...它就也沒這問題
功率計高於90w會有2~4度的溫差,濕度才會降下來(只能盡量讓冷氣功率高點...)
體感很不舒服的原因是因為溫度回升+濕度大幅上升
rac-28nk1觀測數據(大概值):
跳停約7~10w(剩送風)
超頻時約650w上下
正常滿載時550w上下
有冷度的低頻100w上下(出風口約室溫-2~-4度,風量自動)
最低頻約30w上下(沒冷度)
風速有五段(最強(無法自行設定,超頻運轉+自動風量可觸發)、強、弱、微、靜)
冷氣耗電與風速
超頻運轉的風速可達650w,溫差11度上下
強風550w,溫差10度上下
以上個人經驗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