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想要有乾淨的室內空氣,又不想拉太多管線的新考量~<b>雙流新風機</b>#空氣濾清器#熱交換機#

拜讀了各位前輩的文章,特地研究了一下這台雙流新風機,我認為在台灣,如果家中無法開窗感到悶熱,又不想花大錢改裝的情況下,這似乎是唯一的選擇。市面上還沒看過類似產品,體積小、施工相對簡單,又有不錯的過濾效果,能夠得到精品奬,我想這台機器是有值得稱許的地方。
倒陶齋 wrote:
1.這台機器有送SGS的"超微量工業安全實驗室"(Ultra Trace Industrial Safety Hygiene)檢測.PM2.5過濾能力為92.8%.以歐規(EN1822)對濾網的分類,屬於SUB-HEPA等級,所以這片3M提供的PM2.5濾網我推估約在H10-H11之間....(恕刪)


所以…你這個報告很明顯揭示了……濾網過濾能力不足啊!!!



你自己看看~~
報告裡面寫的,測試空間是2.9*1.4*1.9m=7.714 m3
換算成挑高3米房間的面積的話,大約是0.78坪。
起始濃度是2056µg/m3開一小時之後,空氣中顆粒物的濃度會降到148 µg/m3,過濾率92.8%。

以空清清淨的概念來說,
在0.78坪房間,污濁的空氣,開這台機器1小時,空氣中PM2.5的濃度會降到148 µg/m3

但是…大哥啊~~
這是環保局的空氣品質標準:


148 µg/m3 已經是不健康的空氣品質了!!!

0.78坪房間,開1個小時,空氣品質不健康!?

所以我買這台,全家來吸PM2.5濃度 148 µg/m3 以上的不健康空氣?


如果同樣是起始濃度2056µg/m3 改用用過濾能力99.97%以上的HEPA濾網的話。
剩下的PM2.5濃度會是2056µg/m3 * 0.03%= 0.62µg/m3

PM2.5 = 0.62µg/m3 這是空氣品質優良的範圍……

所以……你這個報告列出來,在看得懂報告的人的眼裡,會害死建準啊!
感謝大家的精彩回文

我想回到我的分享初衷,這裡不是廠商園地,這只是我想分享我的實際使用經驗給跟我一樣有現況條件不允許裝設全熱交換機的朋友。我想沒有機子是完美的,就連全熱交換機也未臻至善,雖然,全熱交換機的效能還是好得沒話說,但是我使用這個機器直到目前為止真的是很不錯。可能因為進來的空氣有過濾過,所以覺得有裝設新風機的臥室落塵量比沒裝設的臥室少超多的、在密閉的臥室裡一覺醒來,空氣氣味很清新,不像以前那樣總覺得臥室內空氣有混雜傢俱櫃體氣味或一夜二氧化碳的味道,但是大家很熱心提醒了我關於對濾網要更加的重視,這點我很感謝。事實上,室內空氣清淨的課題在國外已經是討論且發展得很成熟了,但是國內商品不僅價格不低而且選擇還是有限。還是很希望有實際使用過新風機的人能一起分享這台機器還有哪些使用上或效能上的缺點需要注意,以列入我年底添購的考量。當然如果有幸被建準看到各位熱心建議須提升的意見,而推出升級版(就像GOGORO二代也改善了很多一代的缺點),這對消費者而言應該是更大的福氣了......
buiji wrote:


所以…你這個報告...(恕刪)



我也在看這台還有三菱根國際的


大大說不乾淨前提是外面的空氣pm 2.5 是要到2000以上


假如介於300-500下去過濾的話,出來的品質似乎堪用


buiji wrote:
所以…你這個報告很...(恕刪)


1.可能要麻煩你看清楚一下測試的背景值是多少
2.有的機器商,是拿單純濾網去測試,但請注意,用HEPA99.7%濾網的機器,不代表機器可以過濾99.7%.至少建準這台機器是用整機去測試,不是只送測濾網,用"單純濾網"的測試結果來當成整機效果.
3.據我所知,好像沒有機器是用"實際使用空間"去做測試,例如,號稱99.7%可使用在20坪空間的空氣清淨機,他拿出來的實驗室證明,也不會是20坪的實驗空間去測試的報告.實驗室只會出具他的實驗背景,環境...條件.
4.再=次強調,在雙向過濾+全熱功能的新風機中,要達到99.7%的PM2.5過濾,那風車的風壓/風量要非常大才能實現.
5.過濾能力再強的清淨機,不能給你氧氣,也不能除去室內濃濃的二氧化碳
6.所以,就如同我一開始說的,沒有單一機器可以完全應付所有狀況.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只有適用,沒有單用.
以上....
對了,順便補充一點...建準這台機器是不關機的....他體積不大,所以需要讓他持續工作,但是每個月電費只要4元(24小時30天計算)...
1.不需要管它背景值多少。因為該測試報告中所使用的測試方法……
不是任何具有公信力的國際標準!
是廠商跟實驗室自已喬出來的測試方法。
既然拿去國際認證單位也無法取得任何標章,我們也只能就報告裡面看到的數字來討論。
報告裡面提供的資訊很明確:
在一個狹小空間之中,該空間內的空氣「反覆」(重複很多次)被這台機器過濾,
一個小時之後,能夠將PM2.5的濃度,從2056µg/m3過濾到變成148 µg/m3。

反覆過濾幾次?
從建準這台官方說明:最大風量34 m3h來看,
狹小空間(7.714 m3)的空氣, 34 m3h/7.714m3 =4.4次!
也就是說,這篇報告裡面說明了,在1小時的測試時間中,這個狹小空間中的空氣被反覆過濾了4.4次!

假設濾網過濾1次的濾除率是N,濾4.4次之後測得的過濾率是92.8%。剩下7.2%,也就是0.072。
可以得到: (1-N)^4.4=0.072
所以N=0.45

也就是說:如果空氣從外面只通過這台機器1次,就進到房間,那麼這台機器只能濾除大約45%的PM 2.5

如果今天外面空氣污濁,PM2.5的濃度是300µg/m3。
那麼外面空氣進到家裡,因為只會通過這台機器1次,所以45%的PM2.5被濾掉了,剩下55%。
300µg/m3 * 55%=165µg/m3 進來的空氣仍然呈現不建康狀態。

倒陶齋 wrote:
2.有的機器商,是拿單純濾網去測試,但請注意,用HEPA99.7%濾網的機器,不代表機器可以過濾99.7%.至少建準這台機器是用整機去測試,不是只送測濾網,用"單純濾網"的測試結果來當成整機效果.
3.據我所知,好像沒有機器是用"實際使用空間"去做測試,例如,號稱99.7%可使用在20坪空間的空氣清淨機,他拿出來的實驗室證明,也不會是20坪的實驗空間去測試的報告.實驗室只會出具他的實驗背景,環境...條件.


關於2.、3.兩點。
隨便舉個例子,以honeywell官網為例:
http://www.honeywell-home.com.tw/product-air-3.html
他們的中央電子式空氣清淨機。



請注意,他上面有列出使用哪個國際標準!
是GB/T 14295-2008 跟JG/T294-2010~~~
該測試標準測的是風「只通過機器一次」的過濾效果! 只通過1次!
在風通量400m3h下,過濾效果90.1%!
在風通量250m3h下,過濾效果98.9%!

完全相同的情況,如果今天外面空氣污濁,PM2.5的濃度是300µg/m3。
那麼外面空氣進到家裡,在風通量250m3h下,只會通過這台機器1次,所以98.9%的PM2.5被濾掉了,剩下1.1%。
300µg/m3 * 1.1%=3.3µg/m3 進來的空氣非常清新!!!

不需要實際模擬房間,反正對新風系統來說,空氣「只會通過這台機器1次」,所以只要找測通過1次的國際標準就行了。
國際上確實有這種標準! 而且公信力很高!

倒陶齋 wrote:
4.再=次強調,在雙向過濾+全熱功能的新風機中,要達到99.7%的PM2.5過濾,那風車的風壓/風量要非常大才能實現.


不需要! 上面只是隨便找個honeywell為例,在風通量250m3h下,對PM2.5的過濾效果98.9%!
98.9%夠用了! 而且風通量250m3h只是一般家用的全熱交換機的常見規格。

倒陶齋 wrote:
5.過濾能力再強的清淨機,不能給你氧氣,也不能除去室內濃濃的二氧化碳
6.所以,就如同我一開始說的,沒有單一機器可以完全應付所有狀況.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只有適用,沒有單用.
以上....


關於5.6.…

這兩點我個人非常贊同! 而且我認為,建準這台產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在預算有限、空間有限、環境限制大…等種種條件下,它是最後的「適用」選擇。
這台售價約1.2萬,含施工約需1.4萬?
若3房2廳的格局,需要4台,則需花費5.6萬。

若空間OK、預算上肯花5倍多一點,大約30萬來設置新風系統的話。
同樣以HONEYWELL為例,
全熱交換機+中央電子式空氣清淨機+各種管道+施工費用。
就能得到熱交換率1.5倍、風通量超過10倍、對PM2.5過濾效果強太多 的新風系統。
這不是單用! 是多台設備的串接。
它們都只有單一功能,但是原本就是設計用來串接的~~
它們的單一功能強大,其他功能等於0,但串接起來,就是一組功能強大的系統!

各種產品都有其定位,我個人對建準這台的定位大概就是這樣~~
我想要好奇的問問您~

您有用過新風機嗎?您舉例過的這幾款您又用過幾台呢?
新風機裝設至今,我個人是覺得非常不錯,跟以前沒裝設前比實在是天壤之別。
如果您有裝設其他廠牌機種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
不要沒用過就說人家不好嘛,實驗室的客觀數據,不見得適用於實際應用...
不然動物試驗做完,何必再做人體試驗,是吧...
介翫 wrote:
我想要好奇的問問您~

您有用過新風機嗎?您舉例過的這幾款您又用過幾台呢?
新風機裝設至今,我個人是覺得非常不錯,跟以前沒裝設前比實在是天壤之別。
如果您有裝設其他廠牌機種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
不要沒用過就說人家不好嘛,實驗室的客觀數據,不見得適用於實際應用...
不然動物試驗做完,何必再做人體試驗,是吧...




..............大錯特錯

具公信力的客觀實驗數字,絕對遠比個人的實際感受遠遠來的有參考價值!!!

你覺得的有天壤之別,那是個人的感受,你可以表達你個人的感受絕對沒有問題,當然或許會有人質疑你,但是基本的互相尊重大家都還是要有的

但是你說要用這種個人感覺來對抗或者是推翻具有公信力的測試結果與科學數據,那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罔顧人類科學的基礎原則

如是,那大家只要眾口鑠金就行了,科學實驗數據乃至於各種認證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只要登高一呼 喔靠我裝了OX牌淨水器,水不但變甜變好喝,連頭腦都清楚多了,考試成績都變好了呢,然後甚麼認證都不用拿,甚麼測試結果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就不是科學的態度了......
我裝了一台全熱交換器 , 樂奇HRV-150C2 , 掛在陽台 , 洗洞把風管引進室內 , 吹2.5坪的房間 .


本來想裝小台的 , 像樓主這台 , 或三菱的 VL-100EU5 , 考慮到噪音問題 , 價格差沒多少的情況下 , 選擇樂奇HRV-150C2 .
官方數據 , 風量高速150 , 噪音31分貝 : 低速100 , 噪音25分貝 , 想說不會很吵 .
網路上說 , 出風口的噪音 , 會高出10分貝左右 .



裝機測量 , 出風口的噪音 , 居然高達60~70分貝 , 吵死人 !

低風速時 , 64分貝


高風速時 , 69分貝 .

更糟的是 , 低頻噪音很吵 !

我錯了 . 我被官方數據耍了 ! 早知道這麼吵的話 , 我會買三菱那台微型主機 ...



樂奇保固3年 , 但低頻噪音和出風口噪音不在保固內 ...
雖然是新機 , 只能DIY立刻拆機 , 研究低頻噪音的來源 .

2017-0912買的新機 , 內部顯示是2016-0203生產的 .
我買到1年半前的舊機 , 難怪一堆灰塵 ...



結果發現 , 風扇馬達沒有做避震設計 , 整個鐵箱子變成共振箱 , 難怪低頻噪音很吵 .
在馬達下放一件短褲 , 低頻噪音就消失了 , 鐵箱也不震了 .


立刻去10元商店買避震橡膠 , 塞在馬達與機殼間 , 不能鎖固定螺絲 ! 回裝後測試 , 低頻共震噪音不見了 .




所以說 , 買非一線大廠的全熱交換器 , 就要自己會DIY解決問題 , 唉 ......

出風口噪音60~70分貝的問題 ,還在想解決方法 ...
裝尼龍風管10公尺長 , 出風口噪音會降低很多 , 但還是會吵 .
而且尼龍風管有異味 , 只能裝在出風口的管路 , 不能裝在進風口的管路 , 不然整個房間都是臭臭的尼龍風管味道 .
剩下3公尺長的PVC塑膠管 , 拿來裝在進風口 , 臭味消失了 , 但進風口的噪音變得很大聲 .
目前考慮買10公尺長的鋁箔風管來裝 , 應該不會有臭味 , 也希望噪音能降低到不影響睡眠的程度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