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ngwon wrote:
真的非常訝異!你的...(恕刪)
建議你去多買幾袋的"烤肉木炭",分成數處擺在房間各角落與衣櫥角落(用不漏水的小桶或盤子,以廚房水槽的防漏網分裝--可通氣),會有想不到的效果..
配合除濕機(一天多次,每次不超過4小時)...."發霉"就會成為過去式....
門一打開溫(濕)度會跑掉;
空調機(除濕機)不夠大台,溫(濕)度也降不下來;
溫(濕)度設太低,就算是大冷氣機(除濕機)一樣很難達到設定溫(濕)度。
如果在很熱(濕)的天氣下,你設溫度18度(濕度40%)讓冷氣機(除濕機)運作,
除了很耗電還很難達到目標溫(濕)度。
如果是溫度,這時候我們知道25度(濕度60%)-26度(濕度65%)還算可以的話,
我們就會為了省電跟舒適習慣設定在26度(濕度65%)上下。
雖然沒有很滿意但起碼夠用又省電。
你自己身體也知道,濕度70%跟55%若沒有濕度計,你也不知道幾現在到底是濕度多少?
濕度要控制是控制不完的,濕度設高一點,門窗沒事不要開,基本上就是這樣使用。
想要短時間降到很低的濕度,當然買更大噸數跟多台除濕機完全可行的,但是並不實用。
買一台一直開著,其實已經比完全沒有控制濕度要好很多了,(像現在外面濕度80%,設70%並非沒有意義,如果設55%當然更好)
環境濕度是要持續維持高檔(微生物等才會視無忌憚地繁殖)才會影響健康與傢俱的。
現在人對於空調需求已變基本,濕度控制也會被更注意,連續排水(不用倒水)的居家設計(除濕機排水道)將會越來越被視為標配。
還有請注意一個原則:
居家使用時熱天開冷氣(除濕機地位是二線),
寒冷天開除濕機(不是冷氣機的除濕功能,不一樣)(除濕機地位是一線)
------
附註:我家除濕機規格是40L/Day,使用專用排水道,配合6個溫濕度計監控中。
買除濕機的錢拿來貼空調除濕電費都划算,更何況
除濕機也是要用電。連續排水的問題,除濕機要另外
處理,空調是已經都現成的排水了。
除濕是這様,因為室內的東西都吸收了大量的濕氣,
變成除了一天可能濕度降不了太多。因為傢俱,裝潢
,室內的東西等等會一直把吸收的水氣吐出來,不連續
除個幾天,24小時開著到所有東西濕氣都降下來,濕度
會一直降于下來。
日本的電視節目教的,除濕時可以開一下電風扇讓室內
空氣循環一下,有些通風的死角,濕氣會累積在裏面,
要用風扇讓空氣能流動,這樣除濕效果才會好。
可以買一些便宜的溫濕度計,在會發霉的地方放一個,
應該跟室內其它地方的濕度會不一樣。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eden200.tw wrote:
除濕跟冷氣原則上很像,
門一打開溫(濕)度會跑掉;
空調機(除濕機)不夠大台,溫(濕)度也降不下來;
溫(濕)度設太低,就算是大冷氣機(除濕機)一樣很難達到設定溫(濕)度。
如果在很熱(濕)的天氣下,你設溫度18度(濕度40%)讓冷氣機(除濕機)運作,
除了很耗電還很難達到目標溫(濕)度。
如果是溫度,這時候我們知道25度(濕度60%)-26度(濕度65%)還算可以的話,
我們就會為了省電跟舒適習慣設定在26度(濕度65%)上下。
雖然沒有很滿意但起碼夠用又省電。
你自己身體也知道,濕度70%跟55%若沒有濕度計,你也不知道幾現在到底是濕度多少?
濕度要控制是控制不完的,濕度設高一點,門窗沒事不要開,基本上就是這樣使用。
想要短時間降到很低的濕度,當然買更大噸數跟多台除濕機完全可行的,但是並不實用。
買一台一直開著,其實已經比完全沒有控制濕度要好很多了,(像現在外面濕度80%,設70%並非沒有意義,如果設55%當然更好)
環境濕度是要持續維持高檔(微生物等才會視無忌憚地繁殖)才會影響健康與傢俱的。
現在人對於空調需求已變基本,濕度控制也會被更注意,連續排水(不用倒水)的居家設計(除濕機排水道)將會越來越被視為標配。
還有請注意一個原則:
居家使用時熱天開冷氣(除濕機地位是二線),
寒冷天開除濕機(不是冷氣機的除濕功能,不一樣)(除濕機地位是一線)
------
附註:我家除濕機規格是40L/Day,使用專用排水道,配合6個溫濕度計監控中。
大大一看就知道有花心思在除濕上,專業。

另外塵蟎的話,是濕度60%以上適合生存,50%以下會開始死掉(因為沒辦法從空氣中得到水份)。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相對濕度要維持40%以下真的很難很難(除非一個很小且很密閉的空間),
且人在那種乾度下,其實也不甚健康(呼吸道黏膜系統跟皮膚乾裂等等),
對我在生物學上的學習來說,黴菌孳生,傢具腐壞,甚至考慮的塵璊的狀況,若能控制已經很好了,
控制微生物或塵璊視無忌憚的繁殖相對簡單跟務實,
要清除或殺滅那就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了。
且相對濕度不要說設定控制在40%,就算真的能控制在50%,
也只是代表這時候放濕度計的地方是暫時50%,那棉被胎中心,床墊內部,牆角,櫃底等還是很難到那麼乾。
所以我之前才會說,要控制濕度真的控制不完,那是在防潮箱內需要做到的環境,居家控制上並不務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