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之魚 wrote:
mrmr 375對不...(恕刪)
唉~又是被其他有品牌情節愛護者給擊退的案例
人家肯po出測試或實際使用文應該給予正面鼓勵才是
畢竟我們在選擇一樣商品時,能吸取先進的一些體驗
跟 記取不好的經驗,可避免很多人走冤枉路買到不適合用的商品啊!
Canty katy wrote:
人家肯po出測試或實際試用的文應該給予正面鼓勵才是
...(恕刪)
Jeffery01 wrote:
2. 試用文:
範圍僅止於個人, 只要列出優/缺點, 機器照片, 我想應該不會被刪文!
自己工作待在PC工廠, 剛好在測試單位, 第一項說法常常是客戶、ISO 外部机核老師, 打我臉說的!所以即使是我, 也不會在公開論壇貼測試文, 即使是自己的專業!
Tony之魚 wrote:
試用文會被刪,因為通常是用是指廠商借測,站方之前已經在其他板有明顯說不能使用試用這類名詞
應該是說「非專業使用分享」吧~..(恕刪)
Tony之魚 wrote:
我先在這裡問一下,如果我最近去買那種廉價的PM2.5感測器(我知道這非常不穩也不準)然後標上「非專業使用分享」來稍微講一下空氣清淨機的好壞那我會不會被砲?恰不恰當?(我相信在專業的人眼裡這是非常不恰當的).(恕刪)
Jeffery01 wrote:
以我最近這一兩天在對岸爬的一些文, 也有買一台手持型來玩(還沒拿到儀器) , 個人觀點:
1. 廉價的PM2.5感測器(我知道這非常不穩也不準):
這台能做到什麼程度的測試? 必須要先搞清楚, 避免越級打怪,測試超出儀器的能耐,省的辛苦測試寫文,被打臉!
最好貼上機器的規格, 尤其準確度,解析度, 誤差範圍,穩定度等, 測試項目的檢測原理,感測器哪家,這樣比較能取信大家! 對岸很多便宜儀器,穩定度很差,測試數值會漂移的很嚴重!
2. 來稍微講一下空氣清淨機的好壞那我會不會被砲?恰不恰當?
清淨機的好壞?這是個大哉問?是否能縮小範圍? 例如: 清淨機有無工作? 濾網用到麼程度該換等,這樣子比較不會有問題,也比較實用!
例如: 大家常用的 RO 過濾, 拿 TDS 水質檢測, 跟自來水比較,數值: 150, 單純 RO 過濾,後端沒加上特殊濾心. 當數值檢測超過 40時, 濾心就該換了! 而這支檢測筆單價假設: $150, 好的 RO 濾心往往超過 1000元, 這時就顯得這個測試的價值, 也因為用比較測試法, 最沒有爭議!
絕對不要用簡單大方向的題目:清淨機的好壞,雖然打上「非專業使用分享」,還是很容易被打臉. 之前站上也有網友轉貼對岸文章,PO上一篇: 小米清淨機 C/P 值,打掛一些大廠牌的高階清淨機! 雖然本意是單純轉 PO,也是引來一堆酸文!
總之 PO 類似好/壞分享文,如果希望不歪樓,大家有好的回應,可能要想多一點,比較能達到你要的結果!
另外如果有興趣,可以在 Google 網頁下, 打上關鍵字: 空氣檢測儀 PM2.5 靠譜, 會有一些文章討論, 去年對岸也在爭論小型檢測儀器,數值到底準不準! 也有一種說法,以一分錢一分貨的角度看, 在人民幣 800元以下機器, 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因為本身就不是很準,在這價位上的機器更不準,既然這麼不準,就不需要看了!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Tony之魚 wrote:
那我看我自己測出來的數值自己參考就好了...
...(恕刪)
Tony之魚 wrote:
是說有些空氣清淨機不用儀器就能看得出來他氣密做的沒有很好...(恕刪)
Jeffery01 wrote:我怕我表達有問題會讓人誤解
看照片濾網跟 Sharp 比起來,沒有固定的外框,導致氣密性差了一點! 不過如果用膠帶,把濾網周圍固定, 是否氣密就變好? 這時候要知道答案,還是要請出儀器,不然無客觀數據,只是憑感覺的自由心證!


是否氣密就變好? 這時候要知道答案,還是要請出儀器,不然無客觀數據,只是憑感覺的自由心證!
Tony之魚 wrote:
(這種「相對」的東西而且不太抨擊到廠商的東西用便宜一點的感測器測應該可以吧?)..(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