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大金為何將閃流放電功能下放?

Antus wrote:
橫綱Y


所以直接冷房設定溫度就會自動調控濕度了對吧~
Crazy Things

舒適功能是指風向向上吹吧,這功能我家大金常駐,不想直吹人orz。大金這幾款沒設定濕度舒適跟保濕的功能,這要以前的UruruSarara才有。

2025-07-15 1:02
Antus

對,舒適風會往上吹,但是我懷疑大金也同時設定溫濕雙控,因爲我的控的很準,我設27度,房間26.8度,濕度49%

2025-07-15 2:51
Berry.W wrote:
直接直上大金橫綱就沒...(恕刪)


您可能沒發現到橫綱Y好像停產而替代產品是橫綱Z就拿掉溫濕雙控。
RickyHsu77 wrote:
若原廠的資料沒錯的話,不是單純18%->25%的差7%,因為基準不同,一個1183cc,一個1300cc,所以若基準為1181cc的話,那就是18%與38%的差20%了。

這我還真沒注意到

那個40%因為我非原廠只是一位消費者,只能猜他的意思是說低頻時多40%,可能他整個測試時長取開機到後面低頻,前面跟傳統空調沒兩樣,後面低頻部分多40%,平均起來得到那個數字?不知道,純猜的。

您可能沒發現到橫綱Y好像停產而替代產品是橫綱Z就拿掉溫濕雙控。

要停產的應該是大關U吧?橫綱Y沒聽說過要停產,像是雙區智慧眼、130分鐘防霉、大一截室內機跟日式Risora遙控器都橫綱Y獨佔。

Antus wrote:
跟據其他人回覆的內容,一樣都是橫綱Y, 好像小台的效果比大台的好,或是因爲我是裝剛好大小,所以低頻除濕效果比較明顯。

我房間5.5坪,加廁所更衣室約7坪,因爲我怕冷,我是裝28的,半夜耗電100多瓦而已。

我家那台5坪多,有西曬裝3.5
不過橫綱Y 2.8跟3.5都同用800W的搖擺式壓縮機、機體大小重量一樣、泰規低頻僅差一咪咪(但泰規2.7跟3.6不同機子,我猜台規低頻是一樣的)、也不會跳停的條件下,應該不會差太多才對,除非大金有留一手。

(註:我那台插不了電力計,不知道功率因數,不曉得Antus大能不能分享一下...不然我都不知道那台實際低頻多少,單看電流他低頻還比家中他牌6kW機子低頻高...)



(註:室外溫度是28度,大金室外機會因為因運轉功率高低被影響到,家中其他房間濕度是70%、戶外氣象署回報90%)

27.5度有設定時(大金定時自動舒眠,會高0.5度),在這三個小時房間內的人已熟睡沒有活動也沒開關門,猜他原本機子目標溫度26.5度因為舒眠變成27度。

結果濕度在65%情況下,溫度沒有低到我上次觀察的-2度(理論舒眠-1.5度),控溫邏輯我還沒摸透...
今天室內外溫差很小,除濕能力差很理所當然,純討論控溫邏輯。
Crazy Things wrote:
RickyH...(恕刪)


我也覺得奇怪爲什麼你的濕度降不下來,我的只要有開機,幾乎濕度都釘在50%左右,這個部份我是有點意外,因爲先前的日立約會維持在60%左右的濕度,兩台同一個空間前後對比很明顯。

另外提一下,以前日立SYT的時候我是設定26度,他會維持26.3左右,濕度約60%上下,新的大金Y我本來也是設26度,但是他會維持在約25.8左右,濕度約50%,晚上睡覺會覺得冷,後來調高1度到27就很舒適了。

這台大金Y還好有這個模式可以用,不然剛裝好前幾天想說慘了,一度想要認賠,風扇吵,葉片擺動也很大聲,怎麼調都不舒適,老婆說這是什麼鬼機器,吵到她都睡不好。

我沒設舒眠,就直接設27度,智慧眼這些都沒開,閃流有開。

會設舒適是意外,本來用自動,但是風聲太大,但用靜音好像就停機了,試了舒適可以接受就一直用了。

我的電表是電子表,可以用手機登錄台電APP看耗電量的,晚上有開冷氣全戶耗電約500W, 沒開冷氣約350W, 粗算下來冷氣每小時耗電約150W左右,整晚都差不多。
看各位的回應,看來溫濕雙控是好用的,濕度也差不多會控制在50%左右,能有效的提供適當的體感溫度。
那"體感溫度"這個功能實際使用上如何呢?
Antus

我沒看到有"體感溫度"功能,這是哪一家的?

2025-07-15 12:35
大金價格最貴 毫無CP值可言
要有閃流放電+溫濕雙控才值得 但貴得要命啊
RickyHsu77 wrote:
看各位的回應,看來溫...(恕刪)


大金大關Z啊~
因為大關U原本有溫濕雙控,但在大關Z就拿掉了。

Crazy Things

應該只是指有濕度感測器,運轉上也會考量濕度這樣,大金台規不像台系日立松下近期的機子,沒有獨立調整控濕功能按鈕開關,應該可以理解成這功能常駐,就算泰規也只能設定保濕。

2025-07-15 22:36
家裡用了15年的大金傳統冷氣,現在就是吹久了溫度降的夠,但濕度總會拉高到7-80%,會很悶。
還在撐,因為現在使用都正常,昨天剛試過房間冷氣睡前溫度夠低後改除濕,結果溫度又一直降到太冷,看來還是只能設定冷房溫度,在等不是掛了就是手癢再換冷氣。
家裡三台冷氣,二台管路短可換管線,二台較長的只能洗管了。
RickyHsu77 wrote:
家裡用了15年的大金...(恕刪)


15年也沒有很久,我家的也用了14年了,當時應該都是R410的,換成新的R32銅管可以沿用。

不過濕度70-80%應該不太舒服,看要不要試一下將冷氣設定在最小風量,不要用自動,看有沒有改善。

原理是原本冷氣降溫設計會是最快降溫,假設溫差15度,風量10,吹出來是150單位的冷氣,可以快速降溫,但是溫度到了的時候,可能只需要30單位就夠了,如果還是風量10,冷氣溫差就會降頻到3度,就沒有除濕效果了。

如果將風量手動設在最低,假設是2,那冷氣要降溫只能一直維持溫差15度,吹出來只有30單位的冷氣,雖然一開始會降溫比較慢,但是可以一直除濕。

如果這樣濕度還降不下來,有另外一種可能是裝太大台了,因為房間本身熱源不多,空間也不大,溫度一下子就到了,溫度到就停機,還會將葉片上的水氣吹出來,造成濕度不降反升。

我認為所謂的溫濕雙控差不多就是將上面的行為自動化,其實冷氣廠商只要加上濕度感應器就能做了,我不理解為什麼在台灣這麼基本的功能這麼多廠商不願意做。

另外一個解法就比較粗暴,直接加一台除濕機。
因為其他品牌更便宜更有性價比,大金低階沒特色又貴,我會選擇買東元高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