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999 wrote:壓縮機在20度以下除不到什麼水很正常,因為水氣含量少,就是乾燥不需除濕 冬天氣溫低不代表相對濕度低,雖然水含量(絕對溼度)低,但不代表不需要除濕,也不能說除不到水。水含量(絕對溼度)變低壓縮機式除濕量變少,除濕輪式的除水量也會一樣的下滑。
Mark43 wrote:冬天氣溫低不代表相對...(恕刪) 冬天氣溫低,含水量少,再加上露點的溫差,冷排要低7度以上,溫度越低,鰭片就容易結霜,機器壓縮機就不會轉,只送風低溫時只要室外不下雨,只需將窗打開不需要除濕,看濕度計再決定是否關窗開除濕機台灣南北整年平均濕度,夏天南部比北部潮濕,北部冬天比南部潮濕,差不到5%,但是北部溫度較低,這樣看南北的每立方米的水氣都差不多
henry999 wrote:冬天氣溫低,含水量少,再加上露點的溫差,冷排要低7度以上,溫度越低,鰭片就容易結霜,機器壓縮機就不會轉,只送風 氣溫低時飽和濕度會降低,絕對濕度雖然也會降低,但不代表相對濕度會跟著降低。如果像北台灣在冬天濕冷的環境條件下相對濕度經常高於80%,冷排只要低於室溫4度以下就能有水氣被冷凝釋出;雖然室溫低於18度C時露水會直接凍結成霜,那些霜曾曾那也是來自於空氣中水蒸氣的產物。再說CNS也有「化霜時間不得高於運轉時間30%」的明確規範。如此70%時間結霜(除濕)、30%時間化霜,怎能說他在低於18度C以下就喪失除濕能力呢?
Mark43 wrote:氣溫低時飽和濕度會降...(恕刪) 它是說室溫低於15度以下,冷排可能會結霜,當它溫度感測到低溫幾度就會起動除霜模式=關壓縮機+送風,間歇時間多久看它電路設定,壓縮機停的時間除濕無作用20度80% = 30度45%......15度100%還比前2者乾燥簡單的說看表..濕度計同樣顯示80%,15度除的水量在相同時間集到水只有30度的3~4成,甚至更少除濕機日除濕量是在27度60%的持續環境,室內多少立方米,套入上表就可算出多少水氣量,室內是密閉空間,濕度到一定程度就會降不下去,那空間水氣越來越少,除水量就遞減,以上還要再看結露溫度表,溫度越低越難除濕
henry999 wrote:它是說室溫低於15度以下,冷排可能會結霜,當它溫度感測到低溫幾度就會起動除霜模式=關壓縮機+送風,間歇時間多久看它電路設定,壓縮機停的時間除濕無作用 以前的除霜方式有電熱器或逆循環,現在的除濕機要省成本都改為「關壓縮機+送風」,但不管採啥模式,除霜時間都不能超過運轉時間的30%,所以只要70%的時間壓縮機有運轉,而且蒸發溫度能讓空氣達到露點,都能夠有除濕的效果。低溫時雖然絕對濕度相對偏低而導致除濕量遞減,壓縮機式除濕機如此,除濕輪式也一樣好不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