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為了省成本,採用一個規格的零組件通吃幾個等級的機種,然後用變頻器去調節限制輸出。所以拿個3.5KW的壓縮機套用到2.2/2.5/2.8/3.5等級,也不令人吃驚。如果某台3.5KW壓縮機低頻只能跑到1.5KW,拿去裝在2.2的機型上就會發生低功率下不去而往上高功率裕度超大的情況。對廠商來說利潤最高的機器是使用相同模組中最大台的,所以...買大一號的話術,嗯...你懂
謝謝分享如此精彩的實測. 去年新家買了5台K/LJ, 這些資訊對我很有幫助.請教一下表格中的低頻電流是1.62A, 影片中最後的低頻電流是0.87A, 為什麼會不一樣呢?三菱重工是少數有標示出低頻能力的品牌, 若P牌也能跑到160W的低頻, 那夏天夜裡設定28度睡覺6小時才花1度電真的是很省電啊. 但低頻若是如你測試的249.8W, 同樣條件下便有可能跳停, 電費也許差不多但恆溫表現肯定差一些.
Crazy Things wrote:奇怪,台售機種以往R22...(恕刪) 其實都程式設定問題,隨便翻一下日立冷氣R32的型錄,渦卷式的機種是40級以上,40級以下是迴轉式,隨便每一台管他是100V還200V低頻冷氣能力都有0.4、0.5、0.6KW,當然R-410A、R-32操作壓力比較高,壓縮機要非常低速運轉比較吃控制跟壓縮機電動機的技術,因為冷媒操作壓力較高,要低轉速去壓冷媒考驗著電腦低速扭力的補償跟控制,現今冷媒壓縮機技術也無法突破,不像車子掛個幾顆渦輪可以降排氣量又增加馬力,然而會有出力延遲問題後來再把渦輪改電動的,反應就很線性了
kunghao wrote:請教一下表格中的低頻電流是1.62A, 影片中最後的低頻電流是0.87A, 為什麼會不一樣呢? 表格中的數據是在室內溫度27度,室外35度測到的,我因為要確實錄清楚外機的聲音變化,所以當時沒有開設備調節到測試工況標準環境,不然開了恆溫恆濕設備會太吵,當時錄升降頻變化的室內外溫度都同樣在25、6度左右,所以看到的運轉電流才會比較低,因為對室外機來講散熱條件較好,室內機熱負荷也沒那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