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h98 wrote:
至於LG國際 只是這兩比較當然首選國際 國際省電售後台灣也是數一數二(恕刪)
可是台製國際牌跟日本松下加起來全世界銷售量還輸 LG,台製國際牌只能在台灣賣,誰到底才算一線品牌?
LG冷氣售後服務是台灣唯一有國際雙ISO認證廠商,國際牌售後服務好像沒有認證過, ISO認證可是會固定抽查。
再說國際牌省電過頭出造成風口溫度過高不夠冷版上案例層出不窮,如何跟 LG 強冷比較 省電過頭吹起來不冷也是白費工。
WIFI控制也是 LG 做的最好最穩定,怎麼比都沒道理選台製國際牌除了信仰外。銷全世界跟只能在台灣賣品質有差別。
全球家用冷氣 LG 銷售第四名,日系國際牌只排第五名,台製國際跟日本松下機型不一樣只能在台灣賣

LG 出風口冷度夠冷 使用主動節能模式也不怕冷房能力不夠


萊七逃 wrote:
可是台製國際牌跟日本松下加起來全世界銷售量還輸 LG,台製國際牌只能在台灣賣,誰到底才算一線品牌?
LG冷氣售後服務是台灣唯一有國際雙ISO認證廠商,國際牌售後服務好像沒有認證過, ISO認證可是會固定抽查。
再說國際牌省電過頭出造成風口溫度過高不夠冷版上案例層出不窮,如何跟 LG 強冷比較 省電過頭吹起來不冷也是白費工。
WIFI控制也是 LG 做的最好最穩定,怎麼比都沒道理選台製國際牌除了信仰外。銷全世界跟只能在台灣賣品質有差別。
全球家用冷氣 LG 銷售第四名,日系國際牌只排第五名,台製國際跟日本松下機型不一樣只能在台灣賣
LG 出風口冷度夠冷 使用主動節能模式也不怕冷房能力不夠
你總喜歡時不時po出這兩張圖片,來誇口稱讚 LG出風口冷度有多麼冷、溫度有多麼低,可是難道你不理解、看不懂拍攝影片的這個人,他冷氣機出風口溫度的整體施測操作方式嗎?
你所po出的第二張圖片無非就是要說明,這台1.5Ton LG冷氣機,當壓縮機處於100%出力時,其耗電量是1714W,出風口的溫度則為3.6°C。
第一張圖片是要說明,典型的 LG冷氣機案例,其出風口冷度可以低到2.1°C
其實,你應該貼出該測試影片的連結網址,讓這個人的整個出風口溫度施測過程,得以完整展現出來,才不會讓人誤解以為,上述這個出風口的溫度,是 LG冷氣機處在於一般室內溫差(非為極端溫差)的情形下,所得出之數據。
我是相信你並沒有斷章取義的意思,但拍攝影片的這個人,他是很刻意在冷氣開機的同時,一併使用大功率的葉片式電暖器,對室內的空氣加熱,最高加熱到攝氏50多度,再以FLUKE測溫槍,及時檢測出冷氣機,處於各種不同程度熱負載量之下,出風口的溫度。
依FLUKE官網的產品介紹及功能、售價之高低,FLUKE紅外線測溫槍目前的精準度、誤差規格,大約分別有以下幾種:
(1)在23°C±5°C時,為±2°C 或 2% (取較大值)。
(2)讀數的 ± 0.5 % 或 ± 0.5 °C (取較大值)。
(3) ±1.0 % 讀數 ±1 % 讀數或 ±1 °C (±2 °F)(以較大值為準),0 °C/32 °F 以下時為 ±1 °C (±2 °F) ± 0.1°/1°。
± 讀值的 0.5 % 或 ±0.5 °C (±1 °F),取較大值。
(4) < 0 °C (32 °F): ± (1.0 °C (± 2.0 °F) + 0.1°/1 °C 或 °F);> 0 °C (32 °F): ± 1 % or ± 1.0 °C (± 2.0 °F),whichever is greater。
(5) ≥ 0°C: ±2.0°C or ±2.0% of reading, whichever is greater。
這表示啥呢?
他是在冷氣機處於室內溫差,非常極端的運作條件下,所得到的出風口溫度數據,照說如果室內溫度有(會)達到類似電暖器那樣高之熱負載量的話,此時的室外大氣的溫度,相對肯定也低不到那裡去,冷凝器的散熱條件必然也會極差(比照室內測試溫度值,同樣為攝氏50多度的話),在現實、真實的情況(使用環境)之下,出風口溫度是否能真的如這個測試一般,顯現出這樣低的溫度,當出現這樣低的溫度時,其又能持續到多久的時間,其實是一個好問題。
即使冷氣機出風口溫度,可以達到這麼低的溫度,倘若其時間無法持久,則單位時間內所能降低之室溫,相對有限。
反之,如果出風口的最低溫度,能持續的時間越長,其耗電量也必然越高。
在一般常態溫度(不是極端的運作溫差)下的運作時,基於節能省電之因素,通常變頻冷氣機的出風口溫度,根本就不可能會低到這麼低的數據(並非受限於機械製冷部份,無法達到這個溫度,而是要依各家的機板設計,邏輯控制理念而異),如果真有那(某)一台變頻冷氣機,在一般常溫(不是極端的運作溫差)下的使用環境運作下,出風口溫度就能(可以)低到這麼低之數據的話,電力的耗用相對必然也會是很可觀,那也就失去使用變頻機來節能省電之意義了,直接用定頻機就好了。
何需購用價格昂貴的變頻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