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wrote:這邊噢 2.2 2.8(恕刪) 我看對岸的拆機評測是提到小坪數單轉子並不一定不好,因為低頻的效率可以比較高https://m.youtube.com/watch?v=6yCGrNkLQu0&feature=youtu.be(12:10)
恭喜購入新機,我目前也在考慮換富士通諾可力Z,不過是打算買日本本土機,富士通台版日版的差別其實不大,印象中是差負離子空氣清淨功能和語音通知功能,不過日本21年式之後的機器室外機都有高外氣溫對應,可以支援到50度下正常運作,台灣的不知道是支援到43度還是46度,現在總有幾天35度以上,而且室外機曬到太陽,加上陽台水泥的輻射熱的話,可能都會到40幾度,真的超熱天的情況室外機反而因為過熱保護而降頻那就囧了。希望台灣賣的冷氣也能盡速跟進。話說台灣賣的50KZTA冷房能力跟日本AS-Z56幾乎一樣,-冷房能力 5.0 (0.7 - 6.0) kW暖房能力 5.8 (0.6 - 10.0) kW消耗電力 冷房能力 1.280 kW暖房能力 1.140 kW--冷房能力 5.6kW(0.7~6.0kW)消費電力 1,510W(110~1,850W)暖房能力 6.7kW(0.6~12.0kW)消費電力 1,430W(100~3,730W)--63KZTA卻跟日本AS-Z71一樣,中間的AS-Z63被跳過了,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冷房能力 6.3 (0.8 - 7.3) kW暖房能力 7.1 (0.7 - 11.0) kW消耗電力 冷房能力 1.860 kW暖房能力 1.560 kW--冷房能力 7.1kW(0.8~7.3kW)消費電力 2,350W(120~2,700W)暖房能力 8.5kW(0.7~12.7kW)消費電力 2,100W(100~4,000W)--
由台日21年式的機型規格可以看出,日本是22-25-28-40,台灣是22-28-36-40,日本22型、25型和台灣22型的室外機大小和重量完全一樣,因為富士通諾可力是全球機型,規格都幾乎相同,沒有某地特規,所以合理推斷室外機是同一個生產線的同樣產品,室內機才因為功能不同而有所區別。22型其實有25型的實力,只是透過晶片限制壓縮機的轉速來區分22型和25型。日本28型的室外機大小又比25型大一階,高632mm,重36kg,跟台灣的28型相同,不過台灣的冷房能力是(0.6kw~3.4kw),日本是(0.6kw~4.1kw),我認為是因為台灣有36型而日本沒有,所以台灣的28型用晶片控制壓縮機的出力上限,以避免打到36型。台灣的36型一直到63型跟日本的40型一直到71型,室外機大小都相同,應該都是同一款,也是用晶片控制壓縮機來區分出力上限,而且同樣的蒸發器冷凝器大小,用在40型的話效率就很高,很省電,用在71型的就相對沒有那麼省電,日規40型到71型的的CSPF值剛好是7.2、6.4、6.2、5.9這樣越來越低,台規的36型到63型的CSPF值也是7.4、7.05、6.36、5.85這樣下降。如果有打算在台規日規之間做選擇的話再比較就好了,只買日規或只買台規的話其實這樣比較就沒有太大意義,只是如果原先是台規要換日規的話注意台規50型跟日規56型是同一級,台規63型跟日規71型是同一級,並不是大一級。
華~* wrote:小弟我以前不吹冷氣的(恕刪) 有一點忘了請問樓主,您這次裝機有沒有特別加購一些配件?例如安裝阻氣盒 或者排水管加錢換成不透明的硬管之類的您有留意來安裝的師傅,配管、抽真空用的是什麼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