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aloveu wrote:
想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推(恕刪)
樓主還是您可以來實測一下破除迷思?

不然除了專門的實驗室,一般消費者,沒有辦法進行您所希望看到的實測對比阿

因為基本沒有消費者有完全一樣的測試變量可以去測試
空間大小、熱源、內機安裝位置、外機安裝位置、安裝工法、內外機距離等等等等
真的同一個房間(空間),安裝使用起來還有 不同年份的機器、已使用時間、每年氣溫差的差異等等
怎麼分享都可以有話說,分享出來不是樓主您想看到的結果的話,上面都會是原因不是嗎?

所以所有人分享的也都只是個參考,可不可信、準不準確、實不實際大家自己判斷

台灣就沒看到有類似對岸的那種大手筆對比評測
台灣目前最統一變量能看到得到的實測,不就是政府的CSPF嗎?...

然後你也把它排除掉,都一級沒差?那幹嘛還要有數值,只標級數就好啦...

當然...很多人都說CSPF測試跟實際使用情況不同,甚至依照測試方式去調教,這我也都同意

但,你也沒別的統一變量的測試結果可以參考了,它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嗎?

況且冷氣所有的面向就只有這些? 冷度、是否能快速降溫、靜音、省電?
後勤、客服、附加功能、甚至外型等等,每個人在意的都有差異
不用特別把人引導到你的觀點去帶風向

東元也有別樓分享臭酸、聲寶雙凍結才出多久,就那麼肯定解決了臭酸這問題?

我只想說,會(想)買進口車的人,你因為自己愛國產一直洗他買國產幹嘛?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就好

聲寶解決問題,國際大金有問題,
然後要反駁者拿出證據證明你是錯的?
消費者正常使用就好,幹嘛還花時間在那幫你測這些,又沒好處。
你覺得中國製很棒就去買。
當然我也不覺得國際牌多好,因為我自己三台,
有一台有些微臭酸味,不過那也不一定是國際的鍋,
因為就算我沒開冷氣,我家人也說我房間有些許酸味。
taraloveu wrote:
其實MIT 陸製 泰製 日製都沒關係,數據拿出來,出風口冷度 運轉的靜音分貝 省電不是也可以測,怎麼沒有日系擁護者站出來"實測"分享
我覺得啦,買冷氣還是先看公開規格為主,尤其是變頻範圍(政府有規定這方面誤差值,敢標的不至於會造假,也造就CSPF時代沒什麼廠商敢標)
再看實測為輔。
Panasonic PX28 急速溫差15度,極速耗電量有人有興趣我再測
29->25自動風量運轉時,最大耗電量550W,一般運轉下花20~30分鐘到26度,之後降頻到242W,維持半小時後猜測回風口到26.5度慢慢升頻回到400W,之後就待在320W平衡(因為房間有新風機)
之後室溫25度時,手動將溫度調高27度,測得最低頻135W左右,之後跳停,沒臭酸味平常使用低頻也不太跳停,但對比泰國製,制冷邏輯是比較溫和的,對於裝置在臥室的冷氣,非常滿意。
三菱重工商用56型室外機+60型家用隱藏,室溫27度、設定26度從一般運轉到強力運轉,花一兩分鐘直接出風口回風口溫差21度,平常使用也可以感受到強冷的感覺,對於裝置在客廳需要強冷的環境來講,非常滿意,但因為沒插座沒辦法測耗電。
大金標準型40型,強力運轉20分鐘後也可以達到溫差20度,但維持不到30秒溫度就上來、壓縮機降頻,且有臭酸味問題(因為低頻不夠低),一樣,也沒插座測不了耗電
日立尊榮跟東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31&t=6582670
富士通nocria系列板上遺大也有一堆評測
其他歡迎本地品牌的人補充,我個人當初是因為日系比較多人有實際去測,所以才選擇的,且像三菱重工規格表公開透明,我不用去猜他低頻如何、高頻如何,下一台我會選願意公開變頻範圍、或是問得到的機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