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 R wrote:
壓縮機機種A B型
A 15度以上適用 B 5度以上適用
但是
環境低於15℃以下凝結在蒸發器的露水會直接結為霜
繼續使用時霜會結成冰
會卡死蒸發器的鋁片
輕則會讓除濕機無法通風而失去功能
嚴重者傷及壓縮機壽命
為了讓除濕機能夠在15℃以下使用
廠商在設計時會附加了一套除霜機制
除霜時沒有當下沒有除濕
所以低溫時會有折扣
壓縮機式除濕機在室溫低於18度C以下時蒸發器的冷媒溫度可能低於冰點,所以除濕過程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在鋁鰭片上面直接結成霜,結霜現象也是除濕的過程之一,只是霜層會影響到蒸發器的通風嚴重時甚至影響到壓縮機的閥片壽命,所以只要是被用在低於18度C室溫以下的機型都和電冰箱一樣會附加「除霜裝置」,所以被稱之為「B式除濕機」。
雖然除霜過程會影響到除濕能力,但是為確保除濕機的性能,台灣國家法規仿效日本JIS規範有要求即使在產品標示最低的5度C環境下除霜的時間都不得超過整過運轉時程的30%,台灣入冬室內的溫度幾乎不低於10度C,所以「低溫時會有折扣」這種現象不用太過擔心。
再說除濕輪式除濕機能效(EF值)差,耗電量高達壓縮機式的3倍以上,所以除了日本那種酷寒的環境有需求之外,以台灣這種氣候條件壓縮機式除濕機還是市場上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