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一級變頻冷氣除濕效果差

TONY1978 wrote:
目前家中冷氣都汰換成


1.只有在製造冷房時候才有除濕效率 溫度到了就沒有除濕功能了

2.低頻運轉時候幾乎沒有除濕 排水管幾乎沒有冷凝水排出

2.送風模式時候 潮濕冷凝器經由風扇吹拂 甚至有加濕效果
(恕刪)

並不是變頻沒有除濕效果,而是變頻除濕/冷房能力可大可小,

1.只有在製造冷房時候才有除濕效率 溫度到了就沒有除濕功能了<---定頻也一樣,但可能可看到室內機水盤殘留的水在流


2.低頻運轉時候幾乎沒有除濕 排水管幾乎沒有冷凝水排出<---定頻沒有低頻,可看到殘留的水在流

3.送風模式時候 潮濕冷凝器經由風扇吹拂 甚至有加濕效果 <--定頻也一樣,壓縮機一停就會悶。



你看到的濕度數值叫做「相對濕度」,在同一容積內有相同重量的水或水氣,溫度升高濕度就會變高。
ahkulai wrote:
大金的hybrid cooling推測是新增一小片溫度較高的鰭片,先將空氣加溫含更多的水氣後,透過原本的大蒸發片將溫度一次降更低榨出更多水分,同時又可以控制溫度

我認為大金的hybrid cooling也是在低頻運轉時,會有間歇切換壓縮機和室內風量的機制,目的就是要提升除濕潛熱來改善低頻運轉時高顯熱比的問題。
有該產品的網友可以幫忙觀察看看壓縮機轉速和室內風量是否有間歇性的變化。
RentHA wrote:
你看到的濕度數值叫做「相對濕度」,在同一容積內有相同重量的水或水氣,溫度升高濕度就會變高。

在冷氣房的熱負載中有顯熱的釋出和水蒸氣的潛熱釋出,若低頻高顯熱比狀態下的運轉多在平衡顯熱而沒有兼顧水蒸氣潛熱的移除,在維持恆溫(同飽和濕度)狀態下,因為絕對濕度的提升,相對濕度自然會逐漸提高。
graduate2003 wrote:
我認為大金的hybrid...(恕刪)


印象中有前輩提到日立與大金以前有引進的全日製機種擁有的不降溫除溼(卡拉多除溼),就是透過兩片蒸發鰭片各司其職才可以達到溫濕雙控,之前看到和泰在某個行銷影片上有出現小鰭片的身影,估計應該是用類似技術,反而是日立比較像是透過控制壓縮機運轉功率來實現體感舒適(但實驗影片是固定用強風做比較)。
ahkulai wrote:
印象中有前輩提到日立(恕刪)


原來大金是這樣子的方式阿!謝謝!一直找不到它的原理!現在明白了.學習了!
不過這樣子加熱方式也是會耗電 這個耗電應該也沒有cfps 測試耗電吧!
所以...體感舒適有可能會比較耗電嗎?
11moon wrote:
原來大金是這樣子的方...(恕刪)


加熱?理論上不用額外加熱,善用蒸發原理把廢熱利用應該就可以了,只是這應該是有綁技術專利之類的
至於CSPF或是省電這類的似乎都不是大金的強項,該說是沒啥長進還是不同流合汙就不確定了,要不是今年把hybrid cooling技術下放到大關U這點比較有看頭外,不然大金今年真的沒啥搞頭
graduate2003 wrote:
+1非常正確的觀察報(恕刪)

所以...
大金的「Hybrid cooling」或是日立的「體感舒適」
就可以把冷氣當除濕機用了嗎?

如果可以我就買這個了
籃籃香 wrote:
所以...體感舒適有...(恕刪)


只要控制得宜,應該是不會有太多負面的影響,但就我自己使用的經驗來看,成效沒我想像得好
籃籃香 wrote:
所以...體感舒適有可能會比較耗電嗎?


大金的Hybrid cooling會比較耗電,但耗的不多。
如以下所示:


以日規4.0kw機種,hybrid cooling多一倍的除濕量,耗電量只多了25W左右。
以上耗電量我猜應該是在低頻運轉時候的數據。

不過這張圖是日本大金的日規機種,台灣的大金就不知道了。
Hybrid cooling、體感舒適這些加強除濕功能是一定會比較耗電,
但若只多耗了一點電力可以換來較乾糙的環境,
還是很划算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